一年級美術教案(上)
1、引導學生運用一些雜物,集體排列圖形。
2、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和抽象的物體造型。
教學難點:在制作拼形的過程中體驗材料的美感。
教具:水彩筆、尺子、橡皮、跳繩、鉛筆等。
學具:水彩筆、尺子、橡皮、跳繩、鉛筆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師: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形?哪些物品是由這些基本型組合而成的?
師:我們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來編排組合這些物體和造型?
學生相互交流。
二、 交流階段
師:打開課本,說一說你喜歡那一種表現形式?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看看所準備的材料可排列成那些物體做形?
(通過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互助學習與發散思維)
三、 發展階段
1、師: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他小朋友用了什么樣的材料表現的圖形。
呼啦圈(圓形)。
平面排列:花、雪人、氣球、太陽、甲蟲等,請同學說說還可排列成什么圖形?請二位同學到中間選用現有材料各排列一種圖形。
立體造型:用小繩子或電線頭將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組合,可成多種造型形式。請二位學生到中間作組合嘗試。
水彩筆(長條形)
平面排列:房子、小草、汽車、飛機等,請同學說說還可排列成什么圖形?請二位同學到中間選用現有材料各排列一種圖形。
立體造型:將水彩筆豎起來,可擺成火箭、柵欄等。請二位學生到中間作組合嘗試。
2、師:展開你的想象,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排列組合出新穎的圖案或造型。
學生分組活動(每4~6人為一組),各組選取自己喜歡的材料,對造型方法、內容進行討論,并作嘗試,作品以組為單位開展評比(自評、互評,優秀者得小紅旗一面),相互觀摩,鼓勵發散性思維,對不同的創造性思維給以肯定。
3、各組再次選取另一種造型材料,對造型方法、內容進行討論,再作嘗試,作品再作評比,相互觀摩,鼓勵求異思維。
(教師在學生活動中適當對各組進行指導。)
4、教師對造型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同學的參與、互助協作和競爭精神。
師: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比賽,看看哪組的作品最棒。
三、收拾整理
師:將你所用的材料進行整理,把他們送回到自己的家?纯茨莻同學做的又快又好。
作業: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排列組合出新穎的圖案或造型
板書:大家都來做
平面圖案
立體造型
小結:
第3課 彩線連彩點
教學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點和線,并了解點和線是基本的造型元素。
2、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點與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體驗繪畫的樂趣。
3、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景物、人物等形象進行重新組合,繪制成非具象的畫面效果。
教學重點:能通過觀察,了解繪畫中的點和線是重要的造型元素,并可以通過點和線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不同的點與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教具:絨線、紙條、繩子,繪畫作品等
學具:彩色水筆、油畫棒、鉛筆、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識生活中的點和線,并了解在繪畫中點和線是基本的造型元素。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我給大家帶來幾種生活物品,你認識它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