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案(上)
3、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滾動的玩具,并進行簡單的裝飾。
教學難點:設計制作會滾動的玩具。
教具: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紙。
學具: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紙、膠水、剪刀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展示一些會滾動的玩具作業,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
二、講授新課:
1、出示課題《會滾動的玩具》
教師出示剛才展示的會滾動的玩具,讓學生觀察思考一個問題,這些玩具與平時玩具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滾動?
學生觀察、討論并觀察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些玩具會滾動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完整的圓周,在這些圓的物體玩具就會滾起來。
2、在討論研究玩具是怎樣滾起來的基礎上,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圖片,想一想,分析、討論一下,滾動的玩具是怎樣做出來的。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一是看教師示范怎樣做的滾動的玩具。二是把剛才展示的滾動玩具拆開研究,進行探究式的學習,使學生直觀地看到滾動玩具制作過程,以引導學生對其他滾動玩具、制作方法的思考與研究。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提醒學生:
1、會滾動的玩具必須有完整的圓周,裝飾美化絕對不能破壞圓周。
2、卷圓圈時,可利用圓形的瓶子或罐子,卷起來更整齊。
四、講評
對大膽想象,創意與造型與眾不同的作業讓作者講解怎樣創意的,并給與一定的獎勵。
作業:選用廢舊材料、厚紙,制作一個會滾的玩具。
板書:會滾的玩具
圓周
學生范作
小結:
第19課 辦年貨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動腦筋想辦法,制作小商品。
2、指導學生布置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擬過新年的情景。
3、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并培養他們在活動結束后收拾整理的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動腦筋想辦法,制作小商品,布置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擬過年情景。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好學生有選擇的進行活動及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技術上的問題。
教具:紙盒、紙盆、瓶子、碎布、彩色筆、膠水、剪刀等。
學具:紙盒、紙盆、瓶子、碎布、彩色筆、膠水、剪刀等。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了解年的來歷,并對所帶材料進行聯想,積極主動的運用各種材料來創設過年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二、導入
1、講一講:《年的來歷故事》
2、聽了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們想一想:過年與平時有什么不同?指導學生回憶回答。
3、教師總結:過年又稱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在過年的日子里,人們吃團年飯、放煙花、走親戚、玩花燈……一派紅紅火火、喜慶熱鬧的景象。板書課題。
三、新授
1、回想煙花燃放時的形狀。
a、放射狀;b、團狀;c、旋轉狀;d、點線狀。
2、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逢年過節,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煙花的情景。
a、在陽臺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賞“天女散花”、“火樹銀花”。
c、除夕夜12點,家家燃放煙花迎新年。
3、指導學生回憶電視里玩花燈、舞龍、舞獅的場景。
4、出示問題:春節還有哪些特殊的活動?
四、學生作業:
1、欣賞:
書上布置的過年的場面都采用了那種形勢?什么材料?
2、你想用什么形式什么材料表現?
學生利用所帶材料進行布置過新年的場景,模擬過新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