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第三冊美術教案
2、用自己帶來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
3、可以兩三個同學一組合作操作。
四、交流賞評
大膽發表自己的所感所想。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活動情況。
第10課 畫觸覺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觸摸、嘗試,體驗到物體對人肌體的刺激而產生一種感知,通過線條、色點、色塊、筆觸來外現成符號的表現形式。
2、初步體驗感覺繪畫,教學中應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和嘗試,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和表現力,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和感受力,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二、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感覺繪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審美能力。
三、教學難點:如何通過靈活有趣的觸覺嘗試和體驗手段,使學生的聯想外現成感覺繪畫。
四、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各種感覺物、范作等。
學具:作畫材料及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人,觸摸體驗
把學生的眼睛蒙起來,舉行“盲人摸物”游戲,讓學生用手觸摸不同的物體,如:冷熱水、石塊、鋼管、沙子、膠水等,說出摸到物體所產生的感覺。
二、嘗試表現,體驗感覺
學生對觸摸過物體所產生的感覺,分別用線和色去表現。直線表示堅硬、光滑,折線表示粗糙和刺手,波浪線表示柔軟和流暢等;藍、綠表示冰涼,紅、黃、橙表示溫暖和滾燙;黃灰、紅、藍表示麻、軟等感覺。
三、欣賞范作,猜想感覺
教師出示多幅范作給學生欣賞,讓學生說出范作所表現的相應觸覺,對說得較為合理的小組給予表揚。
通過欣賞范作,來認識作品的表現方式,感受到觸覺過程和畫觸覺作品之間的密切聯系與轉換形式。
四、室外觸摸,繪制作品
讓四組學生在校園中進行充分的觸覺體驗,并研究、討論、嘗試,運用多種表現方法進行觸覺表現。
五、觸覺聯想,綜合表現
1、運用線條、色點、色塊或物體的印跡等繪畫語言表現不同的觸覺。
2、教師加以引導和鼓勵,采用研究、討論、探索的學習方式。
3、表現較成功的作品給全班同學展示,起著引導、激勵的作用。
六、自選觸覺,大膽表現
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觸覺印象最深的物體,用適合自己個性的繪畫表現方式進行表現。
七、總結評價,課后拓展
1、教師帶領全班同學交互式評價學生的作品;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心理。
2、對觸覺體驗較成功的小組給予表揚,存在不足的應及時指出,并給予鼓勵。
3、課后引導他們再體會自然和生活中物品的觸覺,并用“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
教后記:
第11課 裝飾瓶
一、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變廢為寶,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過欣賞和表現使學生感受彩繪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3、掌握基本的立體彩繪技巧。
三、教學重點:
1、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2、掌握基本的立體彩繪技巧。
教學難點:
光滑的塑料瓶、玻璃瓶,水粉色往往畫不上去,可以先涂一層薄薄的肥皂,干后即可畫上顏色。
四、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瓶子實物若干
生:水粉顏料、工具、一個空瓶。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陶瓷藝術品
(1)欣賞中國的陶瓷藝術品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藝術博物館欣賞我國的陶瓷藝術品。[欣賞課件]
我國的陶瓷藝術可以說是中國的國寶。目前,我國發現的半坡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它的制作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稱它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請小朋友帶著以下問題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