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第三冊美術教案
(三)、創作
1、討論和研究制作方法。
2、整體構思,制作一個單獨的紋樣,向兩邊重復組成。
3、嘗試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二方連續圖案,教師鼓勵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嘗試。
(四)、評價、拓展
1、說說自己作品的創意,欣賞和體會別人的表達和構思。
2、觀察生活中的二方連續,感受圖案的美感。
(五)教后記:
第5課小掛件(一課時)
一、課型 設計 應用
二、教學目標
1、根據學習任務收集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
2、將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來,制作1—2串掛飾。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學習認識小掛飾的造型特征和特點,掌握制作小掛飾的方法。
2、難點:能否安全并熟練的操作使用工具。
四、教學準備
1、教師:各種掛飾及圖片,膠水,針線等材料。
2、學生:收集彩色紙,吸管,落葉,紐扣,貝殼針線,透明膠等工具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討論
1、教師出示一些掛飾的實物,如項鏈、手鏈、腳鏈、腰帶、耳墜、包飾、手機飾品、鑰匙墜、風鈴、信插……
2、小朋友,你們見過這些東西嗎?你知道它們是用來干什么的嗎?
3、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掛飾”!
4、哪些物品可以稱為掛飾呢?
(二)游戲
1、那么我們就用這些小掛飾來裝點一下教室、自己和同學吧!
2、學生任意挑選一個喜歡的小掛飾,把它放在合適的地方,如:
•掛在自己或同學的脖子、手上
•掛在書包上
•掛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掛在鑰匙上……
3、你覺得誰掛的既合適又漂亮?
•學生欣賞大家的裝飾,相互評價。
(三)認識
1、平時你在哪兒也見過掛飾呢?說一說你找到的小掛飾的樣子、特征等。
2、教師出示各種各樣豐富的手工小掛飾,學生欣賞。
3、看看這些小掛飾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有用吸管做的 •有用彩色的線做的
•有用紙片做的 •有用紐扣做的……
4、今天你帶來了哪些制作材料呢?學生相互展示自己所帶的制作材料。
5、教師介紹一些其他制作材料,拓寬學生視野,教師邊介紹邊出示
一些大自然圖片及掛飾圖片,還可配上輕柔的背景音樂:
•如果你生活在鄉村,那么除了收集廢舊物品,你還可以到野外去采集大自然的饋贈——繽紛的野花、柔韌的枝條、五彩的漿果、玲瓏的石子、美麗的貝殼……
(四)演示
1、教師出示制作小掛飾的材料:彩色小紙片、線、一個小鈴鐺等。
2、教師演示制作過程:
•用鉛筆把紙頭戳個小眼;
•用線穿過紙片打個結;
•用同樣的方法依次串入各色紙片,在相等的地方打結;
•最后在小掛飾的尾巴上系一個小鈴鐺!
(五)討論、制作
1、老師剛才制作了一個漂亮的小掛飾,你準備用什么東西串掛飾呢?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指導:
并不是所有的東西串在一起都會好看的,一般情況下,組成一串掛飾的什物種類越少越討巧,或者將有聯系的什物串在一起。
3、有些東西需要加工一下,像紙片,有的需要裁剪、繪畫,有的需要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