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第三冊美術教案
2、了解幾種自然現象,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3、用彩筆描繪的形式表現一種自然現象。
三、教學重點:
了解幾種自然現象。
教學難點:
自然現象的表現。
四、教學準備:
教師:自然現象的圖片、聲音,描寫自然現象的音樂作品;
學生:繪畫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聽聽看看
(一聲霹靂,又一聲霹靂,大雨滂沱的聲音)同學們都被這大自然的吼聲驚栗,大自然是奇妙的,剛才雷雨交加,轉眼間雨過天晴,在天邊還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你還見過哪些自然現象呢?
生:……
欣賞各種自然現象的圖片:龍卷風、洪水、彗星、流星雨、極光、春、夏、秋、冬四季圖片……
板書課題
二、模仿
我們聽過了大雨的聲音,讓我們來模仿一下小雨的聲音;
海浪的聲音、打雷的聲音;(聲音模仿)
日出、彩虹、流星(動作模仿)
起風、波浪、火山爆發(動作+聲音模仿)
三、畫畫想想
學生根據自己對自然界的認識用筆描繪自然現象。
展示學生作業。
師板演示范:(表現技巧1、2種,學生聯想展開,展示題材分三種:四季風光、美麗而不常見的現象、災害性現象)
a、寫實
b、擬人
在古代,人們對很多自然現象不了解,想象出了很多神話人物,如:打雷是因為雷公在敲鑼,閃電是電母在照鏡子……
四、品品讀讀
欣賞名家的畫作;
《日出•印象》
《陣風》
《晴空萬里》
描寫自然現象的文字:詩《小星星》
描寫自然現象的音樂:《雷鳴電閃波爾卡》
五、練練寫寫
大師們用圖畫用音樂來表現奇妙的大自然,同學們也一定想將自己的想法、構思表現出來,讓我們拿出筆,把你最喜歡的自然現象畫下來,還可以用一、兩句話抒發你對這種自然現象的感覺。
學生作業練習。
六、說說講講
評析作業
當我們和我們的祖先懷著敬畏的心情觀察自然的同時,心中都被一個巨大的謎包圍著,這些自然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古人用神話來解釋,我們用科學來發現,誰來說說:你知道哪些自然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生:……
當一個又一個謎解開的時候,人們利用自然的能力就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人們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利用自然,破壞自然,大自然也無情地報復人類,沙塵暴,水土流失……人們只有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即使避免和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才能與自然界共同發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教后記
第17課 葉子片片(一)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各式各樣的樹葉,讓學生觀察、欣賞葉的造型美與色彩美,使他們親近大自然,發掘自然美,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2、根據葉的形狀、表面肌理,采用磨印的方法,創作美術作品,體驗學習活動的樂趣。
3、培養觀察力,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擴展思維,促使他們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形成。
三、教學重點:對樹葉觀察與欣賞,分析葉的肌理特點、造型美與色彩美,拓展思維與想象,創造性的表現自己所聯想的事物,抓住他們的特征,用自己所擅長的技法,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在掌握樹葉特征的基礎上,抓住聯想實物的特征,加以創造性的表現。
四、教學準備:各種樹葉,用于磨印的顏色、紙張等。
五、板書設計
五、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課前在黑板上繪制幾棵沒有樹葉的大樹。
2、情景導入:播放歌曲《小樹葉》,引發學生聯想,冬天到了,樹媽媽的孩子們都離開了她,她好傷心啊!小樹葉在哪呢?小朋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