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第三冊美術教案
生:我在摸的時候主要是摸它的形狀和表面的紋路,自己的手感加上頭腦中的印象感覺出來的。
3、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表面的肌理是非常重要的,看一看每件物品的表面肌理都是不同的,加上自己的感覺,肯定能準確地猜出來。好,既然大家有這么好的感覺,這節課我一起來學習《感覺肌理》。、
4、(板書課題)
5、師:每件物品都有肌理,所謂的肌理就是物體表面的紋路。下面請大家看大屏幕,哪些物體的肌理最清晰。其實,看得不清楚的物體也有肌理,只是我們肉眼看不清楚,怎么辦?用放大鏡或顯微鏡。好,讓我們在放大鏡下看看這些物體的肌理。(手紋、豆紋、泥土……)
6、播放影象:樹的年輪、斑馬、葉脈、麻布、貝殼……
二、欣賞與探索
1、欣賞
師:剛才我們只是欣賞物體肌理的奧妙之處,我們可以用肌理創造美,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
作品(1)《快樂的家園》,用樹葉壓印、布貼等方法制作美麗快樂的家園。
作品(2)《淘氣鬼》,用樹皮磨印、剪貼、添畫成頑皮的小猴子。
作品(3)《為了和平》,用手指紋壓印成鴿子,用花生殼和豆子拼擺出渴望和平的人們。
作品(4)《腳下留情》,用鞋印、將紙揉皺后染色添畫,教育人們愛護花草。
3、 啟發
我們欣賞的這幾幅作品,同學們知道了利用物體的肌理,創作非常美麗的畫面。你們知道用什么方法來制作畫面的?
4、 觀察、討論
把四幅作品發給四個小組,同學觀察,討論
5、 小結
用了磨印、壓印、剪貼、拼貼、揉皺等方法制作,同學們都知道了這些制作方法,想不想試一試?請拿出你帶的物品和制作材料試一試。
三、思考與嘗試
我們知道了利用肌理的效果能夠創造美妙的畫面,你想用
什么樣的肌理效果創作什么內容的畫面?請小組之間討論,討論后把你的設計方案告訴大家。有了設計方案,趕快拿出你的工具和材料來玩一玩,做一做吧。
四、展示與評講
1、 展評作業(自評、互評、師評)
2、 課后和父母去校外采集各種物品的肌理,創作有趣的畫面,美化自己的房間。
第二課時
(一)感受與嘗試
1、師:我們上一節課的學習效果非常好,同學們都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想問,肌理是看得見的,同學們能不能用耳朵聽出物體的肌埋效果呢?
教師播放多種物體和動物的聲音,讓學生用筆根據感覺畫出來或用其他手段制作肌埋效果。從這一實驗可以看出聲音也能傳達肌埋效果,小朋友你們覺得有趣嗎?
(二)想想、試試
1、師:不僅聲音能夠傳達肌理效果,我們生活中的日用品也能出現奇特的肌理效果,小朋友你們信不信?
好,我這兒有噴霧器、洗衣粉、食鹽、油、水等,請你們互相探討一下,使用什么辦法能夠產生奇特的肌埋效果? (學生在噴霧器中裝人有色的水噴出"色花"肌埋;用有色的水在紙上畫,放上食鹽產生霧化的肌埋;把洞油滴在水中讓其自由漂散成流動肌埋;把洗衣粉放入水中用手攪動出圓形泡沫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