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美術上冊教案3人美版
③啟發學生選擇多種材料來設計裝飾相框(如用貝殼、通心粉、方便面等材料裝飾制作相框)。
④引導學生分析探究相框的制作方法,將自己的設計構思用彩筆繪制出來。
b.方寸天地任我做——制作相機模型
c.方寸天地任我照——我當攝影師
① 請同桌互相做攝影者和照相者,進行攝影。
② 分組進行表演,選擇不同的角色(如攝影師、不同身份的顧客),并根據不同的角色創編不同的情境、對話。
③ 請學生上來表演,學生進行提示,如表情的生動,動作的優美等。
④ 請表現出色者為全班同學拍照。
三、藝術展示,情感升華:
1.展示各小組的制作成品。
2.共享小攝影師的作品(學生自帶數碼相機拍下的課堂場景)。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給其他學生一次欣賞他人、為他人喝彩的機會)
教學反思:
第19課 剪紙中的吉祥紋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識:知道我國傳統文化中表達美好愿望的方法,學會分析吉祥紋樣傳達的美好寓意。
技能:學會設計并剪制簡單的吉祥紋樣,表達內心的美好愿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吉祥寓意的形象的認知,了解借助吉祥紋樣的寓意和其相關事物的諧音表達美好祝福的方法,學會設計制作剪紙吉祥紋樣,表達自己內心的美好祈盼。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感悟我國吉祥紋樣獨特的情感表達方法,理解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用吉祥紋樣表達美好愿望的風俗習慣。學習剪制吉祥紋樣,并用吉祥紋樣表達對美好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學習巧妙利用具有吉祥紋樣寓意的形象傳遞美好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剪制藝術,設計制作吉祥紋樣,表達美好祝福。
教學用具準備:
剪刀、刻刀、彩紙、課件、范作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創設情景,指示課題。
引入:同學們你們看,我這里有一張很平常的彩紙,它可以變化出無數種美麗的圖案,讓我們來看看(師邊說邊示范)。
教師:為什么這個小小的彩紙有這么神奇?咱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小結:原來這些彩色紙通過折剪,就變成美麗的圖案。
揭示主題: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原理,學習制作美麗的吉祥圖案。
(出示課題)
2.探索學習,學做吉祥圖案。
(1)欣賞分析:
教師:為什么我叫它“吉祥圖案”呢? 它和其他剪紙有什么區別呢?請你從作品中尋找答案。
a.這些圖案的形狀有什么特點?
b.這些圖案的內容分別是什么?
小結:我國民間美術的吉祥圖案,形式和題材多種多樣,它們色彩鮮艷、構圖飽滿。人們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圖案與其相關事物名稱的諧音,寓意對幸福的向往與追求。
(2)合作探究。(每組發一張剪好的吉祥圖案。)
請每組同學以小組探究的方式,研究其內容、形狀特點,并試著制作。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這張吉祥圖案的意義和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