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心中的風景》(通用2篇)
第三課《心中的風景》 篇1
教學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并用繪畫或紙版畫的
形式表現出來.
2. 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作.
3. 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學生觀察力,創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紙版畫的印制,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準備:
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
教學過程:
1. 引導階段:讓學生帶著記錄他們快樂回憶的相片,用展示臺
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并回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2. 發展階段:欣賞版畫作品.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
紙版畫的表現方式.請同學們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紙版畫是通過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與繪畫作品比較,有什么不同的視覺效果.
3. 技法學習階段:⑴出示制作簡易紙版畫的材料——吹塑紙,
啟發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紙版畫.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采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⑵在制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4.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
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作出好的作品.
5. 動手操作階段: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創作.
6. 交流階段:提出問題,交流好的經驗,自查作品中使用工具的合理性.
教學領域:造型.表現
1,通過影人的圖片欣賞和皮影戲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影人造型的形式美,弘揚民族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2,通過影人制作學習,創造有個性的戲劇人物形象;學會操作影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展示.
教學重點:皮影的基本知識
教學難點:影人的操作和影戲的表演.
教學準備:教師:電腦多媒體課件,紙影人成品. 學生:硬扳紙,剪刀,水彩,清漆; 把學生分成五組,選擇好每組所表演的影戲內容.
教學過程:
1,導入:以電影《活著》中的皮影戲片段導入.
(播放課件)
2,介紹皮影戲:
皮影戲俗稱燈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它源于xx余年前的中國古代長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國民間普遍流行.
它是用玩偶來演出的戲劇,影人,唱腔與音樂伴奏的其組成部分,而表演的卻是用牛皮雕刻而成的人物,動物,景物
3,影人的造型是屬于美術范疇,它與剪紙有很多共通之處,主要是要學會給人物或動物側面的造型方法,造型時抓住神態,適當夸張.
面部有陽刻和陰刻之分.
服飾講究圖案紋花,精巧細致,工藝嚴謹,技法成套.在大輪廓中充以菊,梅,竹,蘭的裝飾.
(播放課件中的皮影圖片)
3,學生作業: a, 把全班分五組,確定所表演的影戲內容
b, 根據內容,制作紙影人,(播放課件)
4,課后作業
拓展: a, 把做好的紙人上色,上清漆 b, 學會操作影人 c, 排練影戲
第三課《心中的風景》 篇2
教學目標:
1、根據記憶活想象,表現心中的風景。
2、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課前準備:教師與學生搜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
1、引導學生回憶曾經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風景。
2、引導學生回憶語文課上曾經學過的描寫優美風景的課文片斷。
3、引導學生曾經聽過的旋律優美的音樂,產生的聯想。
4、引導學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鄉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環境。
二、指導學生作畫。
1、根據上面的提示,選擇你喜歡的進行作畫。
2、作畫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的形式進行創作表現。
(2)也可以用鋼筆、圓珠筆、鉛筆等線描的形式進行創作。
3、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學生中的優秀作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自帶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
教學過程:
1、 揭示內容:利用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片,進行添畫、擴展,創造風景畫。
2、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教材上的范圖懂得創作方法:利用我們自己拍攝的風景照,粘在白紙上,延伸、擴展出一幅風景畫。
3、 學生進行創造,教師巡回指導。
4、 展示優秀作品。
5、 未完成的學生可以課后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