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填補孩子心中的空缺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缺少父母的關愛,孩子們會感到不安,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心中會有缺口,而當代的年輕家長忙于工作常常遠離孩子,不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孩子心中或多或少承受著不同的傷害。一次,中班段組織三八親子活動,老師提前向家長發放了通知,并且在班級里向孩子們要求:在“三八”節那天帶媽媽或奶奶、外婆來一起參加活動。班級里有個小朋友當時就回答老師說:“我沒有媽媽。”老師不解地詢問孩子,孩子當時就顯得很落寞。事后,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離婚了,孩子的媽媽回娘家以后就再也沒有來看孩子,在孩子心中已經認定自己沒有媽媽了。
當孩子說出:“我沒有媽媽!”時,我的心突然很疼,我無法體會出一個4歲孩子內心所受的傷害,盡管表面上孩子很活潑開朗,她內心中的缺口還是很大的。我不禁思索:孩子長大后,心中會有何感想,她心中一定非常渴望母愛,我同時也在反思,我是否能夠填補孩子心中的空缺?
作為一個入行時間不長的新老師,我能為她做什么?如果在幼兒園這個關鍵時期不能撫平她心靈的創傷,今后她的成長過程中容易受到更多的傷害。就目前而言,她最缺少的是媽媽般愛的關懷,我決定從這方面入手,慢慢走入她的內心,消除她心中的不安。平時,我經常留意她的心情變化,上課多邀請她參與發言和活動,多給她鼓勵和贊賞。慢慢地,我發現在她臉上的笑容更多了,更加開朗了。雖然我并不能代替媽媽給她母愛,但我希望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多一些安慰,或多或少減輕她心中的傷害,能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