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四邊形(人教版第五冊教案)
3、小結:如果讓你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正方形呢?
4、完成第42頁和第43頁的做一做1
四、 鞏固應用
做一做2與練習十的習題
教學后記:
第六課時 估計
教學內容:
第45頁、46頁的例4、例5,做一做的3題,練習十一的習題。
教學目標:
通過 多種活動,讓學生估量一些物體的知名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簡單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學具準備:
1米長的彩帶紙或細棉繩每人一根。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1、學過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1分米表示的長度,并用手比劃出來。
3、揭示估算的意義,板書課題:估計
二、 學習估計的知識
(一) 教學例4
1、讀題,理解題意
2、想一想:你畫出的線段應是什么樣的?
3、各小組派代表演示。
4、對比交流,找出不足,討論:怎么畫會更準確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嘗試畫在練習本上,畫完后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計的長度準不準確。
(二) 教學例5
1、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解決,說出自己估計的方法。
(三) 小結估計的方法
三、 做一做
第1題:(1)先估計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哪個圖形的周長最短,簡單說一說你是怎么估計出來的。并按估計的長短依次寫上序號。
(2)量一量,再算出每個圖形的準確周長。
(3)比較,你估計的準嗎?不準的原因在哪兒?
第2題:比一比,估一估,再說出來。
第3題:小組實踐。
四、 應用實踐,解決問題
練習十一的習題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