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邊形
一、教材分析
是在前面“空間與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找一找,分一分,圍一圍等系列活動,充分感知四邊形,抽象出四邊形的特征,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平面圖形的周長等打下基礎。本節課是四邊形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有條理的思考和交流等活動,豐富他們對四邊形的感性認識,經歷從現實空間抽象出四邊形的過程;又通過分類活動,了解不同四邊形各自的特性,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從而獲得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二、學生分析
1、在一、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銳角、直角和鈍角這些幾何圖形,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形成了一定的表象。
2、學生學習過簡單的分類,但是這次的分類標準以學生來看有些抽象,學生可能受以往經驗的限制而不知道從何下手進行分類,。
3、學生以前初步認識過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這節課上要在以前的基礎上更加全面地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4、本節課設計的學習活動如分一分、比一比、量一量、圍一圍等一方面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另一方面符合學生好動好玩的年齡特點,利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
三、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們邊和角的特征。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有針對性的進行比較,有條理的進行思考,能夠通過觀察四邊形,從中抽象概括出四邊形的特征。
3、學生能感受四邊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積極參與找圖形、分類等活動,更有興趣地學習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四邊形的特征,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教具準備:
課件 例1當中的圖形教具一套
學具準備:
圖形學具 釘子板 皮筋 三角板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年我們國家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體育比賽,你知道是什么嗎?(奧運會)
老師這兒有一些用平面圖形拼成的運動圖案,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踢足球、騎自行車、舉重)
[設計意圖:看拼圖猜運動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踐探究
活動一: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幾何圖形,并認識四邊形。
1、其實,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光明小學的校園,找一找校園中都有哪些圖形。
師:請大家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觀察。
誰能說一說你在什么位置找到了什么圖形?(根據學生匯報抽象出圖形。)
師:我們找出了這么多圖形,你覺得這幅圖上那種圖形最多?
生:正方形、長方形……
師:有同學說正方形最多,還有同學說長方形最多,如果讓我說呀,我覺得“四邊形”最多。(板書課題“四邊形)
你認為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嗎?(讓學生先指一個)
指著剛才學生指出的圖形問其他同學,這個圖形是不是四邊形。
(聽取正反兩方同學意見,并幫學生確認這就是四邊形。)
還有嗎?(師生辨析并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