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數中間有“零”的乘法
教學內容:國標本蘇教版小學數學三(上)教材第76-77頁。教學目標:
1.經歷“一個數與0相乘仍得0”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一個數與0相乘仍得0”的合理性,加深和拓展對乘法運算含義的理解。
2.經歷探索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程序、積的定位方法和進位的處理方法,能正確進行相關的筆算和估算。
3.進一步體會不同計算方法的特點與價值,培養分析、比較和簡單的推理能力,感受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乘數中間是0,積的十位是幾。
教具準備:配套課件。
學具準備:紅色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導入: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播放新小貓鉤魚的故事,這一天,這3只小貓也去釣魚,(出示圖)到傍晚的時候,他們看了看自己的魚簍,好象都不太高興,你知道什么原因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探索“0和一個數相乘得幾”。
“3只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怎樣算?
學生口頭列式,可能出現:(1)0+0+0=0;(2)0×3=0;(3)3×0=0
如果三種都出現,引導:0×3和3×0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只出現(1),啟發:根據這道加法算式,你能寫出一道乘法算式嗎?追問:還能寫出一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嗎?
觀察這兩道乘法算式,你發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3與0相乘,積都是0。如果是其他的數與0相乘,乘得的積又是多少呢?
出示想一想:0×7= 8×0=
指名口答,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觀察這幾道算式,你能得出一個什么結論?(一個數與零相乘,他們的積還是0)你認為這個結論合理嗎?
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的算式嗎?
小結:零與一個數相乘,他們的積還是0。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通過知識的遷移,得出更多的乘數是0的算式,并利用不完全歸納,得出:“一個數與0相乘都得0”這一認識,幫助學生在感性層面上對這個知識的初步理解。)
2.探索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1)出示學校報告廳座位圖。
這是我們學校的報告廳,出示題目和圖,指名讀題:報告廳里有302個座位,學校準備為。一共需要多少個椅套?
(2)你能先估一估大約一共需要多少個?
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302個座位,可以看作300多個座位,每個座位配兩個就是600多個。
(3)如果用豎式計算,302×2,那么積一定是幾位數?為什么?
那我們就動手算一算,看看我們所做的判斷是否正確。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班級交流評講。
引導:積的十位上寫幾?0是怎樣算出來的?這個0能不能不寫?百位怎么算?604與我們剛才估算的結果接近嗎?你認為估算有用嗎?估算有哪些作用呢?
(4)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的新本領“乘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質疑:乘數的中間有0,積中間是不是一定有0呢?請你試一試:104×4。
學生獨立練習,一人板演。
全班交流:積的十位上為什么不是0呢?怎么會是1呢?1是怎么算出來的。齊說104×4的計算過程。
3.小結:剛才我們共同研究了幾道乘數中間有0的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