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尾有0的除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內容:p.9~10。教材簡析:這部分教材的編寫體例與前一部分大體相同。先由解決實際問題列出除法算式,再利用實際操作作為豎式計算的思維過程提供形象支撐,最后教學商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然后通過“想想做做”鞏固所學的知識并進行應用。其中,“想想做做”第3題針對初學商末尾有0的除法時容易出現的幾種錯誤,要求找出錯在哪里,并改正過來,有利于學生在實際計算時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當被除數十位上的數除以除以除數剛好整除,而被除數個位上的數除以除數不夠商1時,為什么一定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教學目標:1、經歷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的個位是0的除法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這種筆算方法。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逐步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具準備:光盤教學過程:一、學習計算方法:1、觀看光盤演示,明確該解決的問題:(播放例題),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讓學生明白:有62個羽毛球,要平均分給3個班,每班能分到多少個?)你會列式嗎?說一說。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62÷3=2、動手分一分:請大家看圖(也可用小棒分一分)后,說一說該怎么分。指名回答:把6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筒;剩下的2個不夠分,就不要再分了。這樣每個班分得的是2筒即20個。還多出來2個。3、豎式計算:學生嘗試自己用豎式進行計算。(做完后把自己的想法與同桌交流一下)老師注意巡視,并多發現各種典型做法,一一指名寫在黑板上。講評時注意說清楚這樣幾個問題:(1)先把十位上的6除以3,得2個十,在十位上寫“2”;十位上“6減6”得“0”,“0”不要寫,把個位上的“2”移下來。(2)個位上的“2”除以3,不夠商“1”,就要在個位上商“0”。(學生可能會說成“不能除”,要引導學生認識這是“不夠分”或是“不夠商1”等。)也可以結合剛才的分,來理解結果是“2個十”,所以要在個位上商0。(3)如果個位上的“0”不寫,可以嗎?為什么?4、驗算:算得對不對,請大家驗算一下。5、小結:這道題在計算的時候,你覺得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指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除到被除數的十位,沒有剩余,接著除個位上的數不夠商1時,必須在商的個位上寫0。如果忘了寫0,可以用驗算的方法或是估算的方法加以檢驗。(指導學生估一估)板書課題:商末尾有0的除法二、鞏固練習: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請學生自己做在書上,指名板演。講評時注意強調“個位上不夠商1,就寫0”。2算一算,比一比:42÷2 41÷2 63÷5 53÷5學生獨立做在自備本上,指名板演。講評的時候注意兩題之間的聯系,進一步體會“個位不夠商1,就寫0”。3、先找出錯在哪里,再改正過來。(p.10第3題)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找出題目做錯的地方;再請一些平時作業錯得比較多的同學說,提醒學生在計算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4、(p.10第5題):讀題后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題中給了2個問題,你都會解答嗎?試一試。交流:估計第1個問題學生基本能解答,而第2個問題可能一般的學生都會這么算:64÷6=10(頁)……4(頁),要引導學生理解并解決“你能幫她安排一下嗎?”,要注意傾聽學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并加以肯定,并指出:這道題的結果并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性。5、(p.10第6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后并解答。交流:學生中可能會出現兩個答案“10頂帳篷”和“11頂帳篷”,可放手讓學生自己相互辯一辯,究竟哪個得數才正確,為什么?指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會遇到余數問題,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這個余數。三、布置作業:p.10第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