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通用3篇)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六、全課小結,學生談體會。
教學設計說明: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是《數學課程標準》為學生提出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具有的重要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先創設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然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估算經驗,自己嘗試著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除法估算有一個建構的過程.緊接著讓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通過對買“筆記本”和、“解決住宿問題”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靈活解題能力.教學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重難點: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口算除法
60÷6 240÷8 320÷4 450÷9 630÷7
360÷6 120÷3 160÷4 280÷4 250÷7
方法小結:想乘法 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
求近似值
148≈ 193≈ 87≈ 93≈
≈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 提出問題
李叔叔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這個問題和以前提出的有什么不同?關鍵字是什么?
生:大約
當我們不需要知道準確結果或是不方便很快的計算出結果的時候,可以估算。估算的結果用≈表示
列式:124÷3≈
2、嘗試估算方
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鞏固練習
書p16做一做
獨立完成 思考準確答案的范圍是什么?為什么?
獨立估算,說說你怎樣想的?
4、小結: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拓展提高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課后反思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課的設計中,我首先復習了口算除法,求近似值的內容,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然后根據教材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估算的方法,并在多樣化的方法中進行優化。經過鞏固練習,掌握估算方法后,小結。最后進入拓展環節,引入實際生活中需要用估算的知識解決的問題。體會估算的必要性和實用性。
本節課中,學生對估算的方法掌握比較好。也能從多樣化的方法中優化出他們最方便最準確的答案。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1、舊知和新知的聯系
開課時復習口算除法是為了本節課的估算做鋪墊。如果在學生把124估成120時能馬上引導學生溝通和上節課的聯系,把124看成120就是把不方便口算的被除數估成方便口算的數,這樣就能馬上得出近似值。這樣也體現數學的轉化思想,讓知識融會貫通!
2、注意特別關注基礎薄弱,理解較慢的學生。
在學生找到估算的方法并進行選擇后,可以帶領學生回到課本,再說一說書上男孩女孩的估算方法是否和我們做的一樣,有什么區別,他們是怎么想的。事實上是把知識進行了回顧,讓理解較慢的學生能再次體會估算的過程。同時也是訓練學生用規范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3、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78÷4 把78看成80,所以88÷4≈20。這樣的回答是錯誤的。我雖然找到了問題,但是并沒有詳細的進行對比板書講解。所以學生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模糊
4、估算的必要性
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很少用到估算。平時在自己的計算過程中,會出現很離譜的錯誤答案。其實,如果用到了估算的知識,自己在檢查的時候應該很容易知道自己算錯了。除了題目要求,或是看到了特別的提示,他們一般都不會用估算來解決問題。本節課,我也想將估算的必要性體現出來,可是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
5、關于拓展的題目
很遺憾課上沒有時間把這兩道題講完。我覺得這兩題才是本節課的亮點,將估算合理的運用于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課堂上,如果部分問題處理得緊湊些,應該是可以完成的。 我會再利用練習課的時間來完成它。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課后反思:
1、學生接受有困難,只有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掌握了。
2、學生估多估少的意識有待提高。很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情況下該估多,什么情況下該估少。
3、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有了初步認識,能夠解決較簡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