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通用2篇)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 篇1
猴子撈月
一、教學內容:54——5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有關0的除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幾個月亮?”
(二)、學習0的除法
問題:把幾個月亮平均分?分給幾個猴子呢?
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個)
引導:分給6個猴子呢?0÷6=0(個)
分給7個猴子呢?0÷7=0(個)
得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小練習:0÷3= 0÷8= 0÷9= 6×0= 0×8=
(三)、鞏固練習
做自主練習1和2
(四)、拓展練習
我5分鐘剪了15朵花。
每張紙剪2個“福”,我剪10個……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大部分同學內容能夠掌握有關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 篇2
水中救援
一、教學內容:56——59頁
二、教學目標:
1、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會平均分,會列除法算式
四、學具準備:數學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看看誰能編出一個數學故事來。
四到五名學生講述數學故事。通過講故事、聽故事,進一步理解圖意。
(二)、學習“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個數能平均分成幾份”的除法
問題:救小鹿需要幾條船?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方法⑴:用學具擺一擺。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條)
小練習:
1、28個棗,每個盤子放7個,需要準備( )個盤子。
2、16個桃,每人分8個,可以分給( )人。
(三)、學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提出問題:把10只獅子平均分成5組,每組幾只?
方法⑴:用學具擺一擺。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
小練習:
1、14個橘子,平均放到2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 )個。
2、8個西紅柿,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 )個。
(四)、拓展練習
59頁自主練習4
教學反思:
學生在計算方面沒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練地利用口訣來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