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一 元、角、分與小數教案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
境
創
設 1你平時喜歡去超市購物嗎?誰來說一說你曾到過哪些超市,購買了些什么物品?你有什么想法?
2出示掛圖(課本第三者頁):這是三家文具店櫥窗一角,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自由說一說
學生觀察 回顧學生到超市購物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探
究
與
體
驗 1說一說
讓學生說一說每家超市文具店的每種學習用品的價格是多少.
2比一比
如果讓你在這三家文具店買件學習用品,你想買什么?在哪里買?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想法.
⑴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⑵全班交流
(可讓每組選派一名代表說一說你的購物方案和理由.)
當學生說出哪種物品在哪個文具店便宜時,教師可適當問: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自己發現如何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學生如果能自己發現橡皮在丁丁文具店購買便宜時,可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從中體會三個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如果學生沒能發現,教師可適當引導.
(學生的購物方案和想法說的只要合理就就應予以肯定.)
3議一議
教師可從學生交流的方案中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或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4試一試(課本第4頁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再由小組互相檢查完情況,針對本組出錯較多的題找一找原因或每人自選一題說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學生分別說
小組討論時,組員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并向組員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想的.(重點說一說你為什么購買這家文具店的文具,說出想法)
學生充分發表小組的意見
可讓學生充分說一說購物的理由.
學生說出你是怎樣想的?可讓學生多說.
學生比較
可選擇幾題說說比較的方法和過程.
讓學生注意觀察圖中的數學信息
給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的機會.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勇于探索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先讓學生試驗一試驗,找出自己錯誤,長出病因,對癥下藥.
實踐與應用 1估一估
第5頁的第1題.
要給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的充分的時間.反饋評價時應關注0.05元和0.50元,6.00元和6.0元的大小比較方法.
第2題可讓學生獨立完成.
在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
實踐活動(第5頁)可建議小組分工合作,做好記錄.后小組交流.
學生獨立練習.
說說你的發現.
獨立練習.
小組全作.
課下調查.
讓學生通過練習薄發現規律,總結經驗,深化認識.
評價與提高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
學得怎樣?你認為你的表現怎樣?好在哪里? 師生共同評價. 對學習的知識予以回顧并加以認識與提高.
案例5
《買書》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經歷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2、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播放課件:星期六,淘氣和笑笑一起到書店買書。笑笑買了一套《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花了148元,還剩下53元。笑笑帶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