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教案
過渡:老師從大家的回答中聽到了兩份賬單,到底是兩份怎樣的賬單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1、默讀兩份賬單,比較兩份賬單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同桌互說,)
(內容不同,時間不同,報酬不同)
(隨機落實“款項”,認識:100芬尼=1馬克)。
[設計意圖:讓學生簡單概括地說,即是學生理解的表現,更有助于學生概括能力的提升,從而讓學生形成了真實的閱讀感悟。]
2、思考:(生自讀帳單,同桌互說)
(1)媽媽的付出這么多,卻只索要“0芬尼”,為什么?
(2)媽媽收到賬單后有什么表示?她為什么要這樣做?
3、匯報歸納:
(1)她期待小彼得能夠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
(2)①彼得的母親仔細地讀了一遍,然后收下了這份帳單,什么話也沒有說。(板書:無聲)
②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媽媽的愛是無私的。(板書:無私)
4、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后又有什么反應呢?(指名匯報: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為什么會羞愧萬分,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師引導:從小到大,媽媽一直用汗水和心血為彼得營造了幸福舒適的生活;十年了,就為這吃吃喝喝,媽媽又該忍受多少繁瑣的家務活;十年里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樣干凈,舒適;十年里,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長中的故事 ……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媽媽來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將無聲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學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體驗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思想感情,并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景交融,將媽媽的賬單蘊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進。]
讓我們帶著小彼得的心情,再來感情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生齊讀)
5、同學們的回答真精彩!對啊!十年中,媽媽付出的心血、汗水,還有她寶貴的青春年華,這筆錢怎么能算得清、算得完?何況媽媽的愛遠沒有停止,還在繼續。這筆錢如果讓小彼得付,他一輩子也付不起,媽媽的賬單是一份無價的賬單。(板書:無價)
6、讀到這兒,你一定明白了,在這兩份賬單中,大于60的“0”其實代表著什么?(匯報,板書:母愛 )
[設計意圖:回到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為文之意,有利于學生對文章感情的進一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深層次的提升。]
7、請再次讀讀兩張帳單,感受媽媽深沉的愛吧!(自由讀)
8、感情讀題
(1)十年了,媽媽全心付出,任勞任怨,她給了彼得一筆多么寶貴的愛的財富啊!讓我們好好讀讀題目,感受媽媽無價的愛吧!(齊讀課題)
(2)媽媽的賬單仿佛在說:“孩子,媽媽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向你索取任何報酬。讓我們深情地讀讀題目,感受媽媽無私的愛吧!(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自主研究、討論后,再次聚焦課文主題,帶著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讀,提升情感體驗。]
小結:此時此刻,母子倆雖然都沒有說話,但是小彼得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我們相信,媽媽這一份充滿寬容、摯愛的親情,會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著一天天長大。(板書:=)
四、質疑小結,拓展延伸
1、課文學到這里,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師生共同質疑并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