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賣木雕的少年
學習"琳瑯滿目,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等詞時,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指導讀通讀順.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幅幅非洲木雕作品的照片:這就是木雕,木質的工藝品,來自非洲.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藝術形式,因多數民族都沒有文字,所以許多古老的神話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造型怪異,表情刻畫生動,各國人民都樂于收藏.這些木雕作品怎么樣 (引導學生鞏固,積累詞語,如: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精彩絕倫……)
2,用上剛剛學過的詞,結合課文內容,試完成下面的練習:
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1,認讀生字新詞,交流部分詞語的意思.
2,按要求完成練習.
在生字,新詞的教學中,采取溫故知新,聯系學生已有知識,在比較中識字.對一些不易理解的詞語,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之中,聯系課文內容隨文而教,在學生學習詞語的同時,又指導了讀書.
本設計力圖做到學用結合,通過詞語填空,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鞏固所學詞語.在學習詞語的過程中同時也注意補充資料,傳遞文化信息,如關于"非洲木雕"的知識.
三,熟讀課文,粗知大意.
1,請同學們再輕聲讀文,要求讀通,讀熟.想一想,課文圍繞"木雕"寫了怎樣一件事
2,討論:你能在"木雕"前加上一個詞,疏理一下故事的順序嗎
(聽朋友介紹)木雕
( )木雕
( )木雕
( )木雕
3,指名讀一讀相對應的段落.
4,按照上面的順序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教師邊勾畫板書邊小結:
這篇課文圍繞"木雕"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朋友介紹的非洲木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時,愛不釋手,激發了購買的愿望;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
1,輕聲讀文,讀通,讀熟.思考課文圍繞"木雕"寫了怎樣一件事
2,討論,疏理故事的順序.
3,指名讀相對應的段落.
4,按順序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與教師一起小結.
一篇課文作者在創作時都是統一布局,一氣呵成的.學生讀課文,也要從整體入手,整體感知,方能得其意趣.在學生通讀全文,學習了生字新詞之基礎上,進一步要求學生"讀通",并用提煉小標題的方法幫助學生疏理課文結構,這就好比占領了一個"制高點",以此俯視全文,以求使學生能富有情趣地,實實在在地整體感知課文,為下一步的精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再讀課文,提出問題.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教師疏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淺層次的提問通過指導學生讀書解決;屬于理解層面的問題,留到下節課研究.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黑人少年為什么要"送"木雕
(2)少年眼中為什么會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3)少年為什么晚上才送來小木雕
(4)那么多游客,少年為什么單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
1,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師生共同疏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并解決部分問題.
黑人少年對中國人的友好是有著歷史淵源的,不了解那些歷史背景,就很難理解這位少年的表現.因此,在初讀基礎上設計"質疑問難"的環節,意在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在內容理解上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