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故鄉的楊梅
(師在悠揚美妙的音樂聲中,充滿感情地讀課文,生閉上眼睛聽,邊聽邊展開聯想)
(我看到一個個樹娃娃張大著嘴巴喝著春天甘甜的雨水,都開心地笑了。
我看到一群樹娃娃圍成一圈,手拉著手,在一起開心地唱歌、跳舞。
我看到一個個樹娃娃伸展開綠色的手臂,伸著懶腰,一截截地往上長。)
師:我從同學們的想象中感受到這楊梅樹在快樂地成長,充滿了生命力。讓我們一塊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課文。
(生配樂朗讀,讀得入情入境)
2.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這一棵棵楊梅樹真是可愛呀!楊梅的果子就更可愛了。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生齊讀課文)
師:作者是如何描寫楊梅的形狀的?請讀句子:(出示兩個句子)
1. 楊梅是圓的,生著小刺。
2.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
師:讀完后大家一定發現了,第一句簡單些,第二句具體些。你能比較一下,第二句具體在什么地方嗎?
師:再讀讀句子,看看從這個詞你還可以體會出什么別的東西來?(生再讀,體會)
(還可以體會到這些楊梅果特別可愛,作者特別喜歡它們。)
師:用了重疊詞,不僅寫出了楊梅果的形狀,還能表現出作者對果子的喜愛之情。同學們試著讀讀這一句話,讀出楊梅果的可愛。(生練習朗讀)
師:楊梅果形狀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它全身長滿了小刺。)
師:請大家讀一讀具體寫小刺的句子,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小刺的。(生齊讀)
師:對!作者寫出了小刺的特點。我們一塊兒來讀課文:楊梅樹結果實了,作者仔細地觀察了楊梅果的形狀,他看到……(生讀第1句),作者不僅看了,而且用手摸了,他發現……(生讀第2句),最后,作者還把楊梅果放在嘴里嘗了嘗,感覺到……(生讀第3句,略)
師:正是因為作者對楊梅進行了十分細致的觀察,才能這么生動地寫出了楊梅的特點。
3.學習五自然段:
(幻燈出示楊梅果的圖片)
師:這就是故鄉的楊梅果。楊梅果是什么顏色的?
生:(齊)紅色!
師:作者很熟悉楊梅果,還知道楊梅果成熟前、成熟后顏色的細微變化。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顏色的詞。(生默讀課文,畫詞,并在老師的引讀下感知“淡紅”、“深紅”、“黑紅”、“鮮紅”這四個詞。)
師:用上這些詞,準確地寫出了楊梅果成熟時顏色的變化,
師:你們能不能也象這樣說一說綠色有哪幾種不同程度的
綠?(生說出“淡綠”、“ 深綠”、“碧綠”、“墨綠”、“草綠”等詞)
師:如果同學們在觀察事物的顏色時,也能這么仔細地觀察,用上這樣的詞語準確地進行描寫,一定能寫好作文。
師:楊梅果的顏色是多么美麗、多么鮮艷呀!讓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自然段,感受它顏色的美麗。(生齊讀)
師:“染滿”是怎么一回事呢?
(用上“染”字說明楊梅的汁水給“我”的嘴唇、舌頭染上了顏色,而且這紅色能保持很久。)
4.學習第六自然段:
師: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楊梅的味道,這是同學們最感興趣的,請大家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讀課文)
師:楊梅的味道是怎樣的?
(未熟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了。)
“甜津津”的意思嗎?
( “津”有三點水,“甜津津”的意思是水分多、汁水甜,很好吃。)
師:你們吃過什么東西,吃起來也是甜津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