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案
同學們,正因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引讀)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里去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
正因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
正因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
這段話中列了哪些數據?你能找到嗎?(一只跟著一只、25年、六千多只)
從這些數據中,你知道了什么?
(25年,說明時間很長,殺的數量很多。)
(一只跟著一只,說明殺的速度快,數量多。)
(六千多只,也說明殺的數量很多。)
大家一起把這些數據讀一讀。學生讀。
是啊!有組織,速度書,時間長,殺的數量多,簡直就可以稱之為——斬盡殺絕。可見人們對狼的痛恨。
讓我們再來讀讀第2自然段,把居民對鹿的愛之深,對狼的恨之切讀出來。指名讀,重讀這些詞再試試,齊讀。
想象說話:
兇殘的狼被殺掉了,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當地居民,你會說什么?(學生說)
請大家看第3自然段,正如當地居民所想的一樣,這一片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沒有了狼這一后顧之憂,它們會怎樣的自由呢?
想象說話:
沒有了后顧之憂,他們餓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困了可以……
總之,它們可以自由自在,毫無約束地生活、生兒育女。于是,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25年前,有多少只?(四千只)現在是當年的多少倍?(25倍)。想象一下,這時放眼遠眺凱巴伯森林,看到的都是什么?(都是鹿)再往遠看,還是——(鹿)密密麻麻的,好多呀!(出示圖片)
這兒真的成了鹿的王國了嗎?(沒有)這么多鹿,最后剩下多少只?(八千只病鹿)其他鹿呢?(死了)死了多少只?(九萬兩千只)
說到這里,聽了這組數據,老師覺得心情非常沉重。為什么這么多鹿會死呢?
任務三: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么多鹿為什么會死?有幾個原因?用筆勾畫相關詞句。
誰來說鹿死去的第一個原因?
1、(餓死)不是有一大片森林嗎?怎么會餓死呢?用文中的話回答。(出示,齊讀)
十萬只鹿,一個凱巴伯森林怎么夠吃呢?鮮嫩的草地早已成了光地,饑餓的鹿群只能吃帶刺的灌木,灌木吃光了它們就吃——(吃小樹、嫩枝、樹皮……)這里有個省略號,表示什么?
是呀!一切能吃的都吃光了,可是我們還是聽到許多鹿在哀鳴,它們在說什么?(好餓呀!哪兒有吃的呀?)
同學們想象一下,此時的凱巴伯森林是什么樣的?還是生機勃勃的嗎?(學生說)
出示句子: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漫延。
這個句子里有一對反義詞,哪一組?(消退——蔓延)
一年過去了,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十年過去了,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二十年過去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出示原來和現在的凱巴伯森林圖片)原來的凱巴伯森林是生機勃勃,那現在的森林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凄涼、荒涼、死氣沉沉……)多可惜呀!多可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