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上 練習7 教案
一、教學要求
1、運用京劇臉譜進行學用字詞句的練習。
2、讀讀背背成語和古今賢文。
3、寫好“捺”筆變“點”的鋼筆字。
4、口語交際 小小展銷會。
5、學寫毛筆字 基本筆畫“提”。
二、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 課 時
一、教學第一題:
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京劇臉譜圖,請學生觀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指名說。
(2)介紹:臉譜是中國京劇中花臉臉上畫的各種圖案,用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特點。
(3)請學生認一認,讀一讀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們嗎?指名讀說。 師總結:“關羽”是《三國演義》中的關云長,與劉備、張飛結拜兄弟,作戰英勇;"包公"就是包拯,是民間傳說中鐵面無私的大清官;"孫悟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記》中的美猴王;“秦儈”是南宋的大*臣,是害死岳飛的主謀。
(4)試著說一說這些臉譜分別是誰。
(5)請學生連線。
2、第二部份
(1)指名讀題目。
(2)結合上題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圖,指名說說什么顏色的臉譜代表什么性格。
(3)教師總結:臉譜的顏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紅臉代表忠勇,黑臉代表正直,白臉代表*詐。
3、第三部分。
(1)說說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2)你知道有關這個人物的故事嗎?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要求:聲音響亮,態度大方)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講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齊讀“述、淡、趣”。
(2)指導觀察:這三個字在書寫時,你認為有哪些地方應該要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說。
(3)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重點強調捺要寫成點。
3、練習。
(1)請學生練習描紅,仿影。要求:邊寫邊想為什么原來的捺要寫成點?
(2)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教師總結:“趣”字申右邊的“又”捺改點,是為了讓下面的長捺托住,使字體緊湊好看。“淡”宇右邊上下有兩個撩,那么上面的捺改寫成點,避免與下面的捺重復,寫來比較好看;“述”字中右下的捺改為點,也是為了避免與下面的捺重復,并讓下面的捺托住,使字體美觀。
4、反饋:展示寫得好的同學的作品,進行表揚評點;指出存在的問題,迸行糾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出示八條成語。
(2)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者請教老師、同學。
(3)指名讀成語,做小老師領讀。
(4)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每排的兩個成語之間的關系)
(5)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6)學生練說所了解的成語含義。
第一組指軍人的戎馬生涯,第二組指軍人的嚴明紀律,
第三組告訴我們一個燴炙人口的典故,第四組指軍中指揮者的機謀(也可聯系《軍神》來理解)。
教學時讓學生多誦讀,大體懂得意思即可。
(7)練習:自由讀,同桌互相練背。
(8)反饋:指名試背,集體背誦。
3、教學第二部分。
(1)自由朗讀這段"賢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教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體會這段"賢文"的含義。
(3)指名讀:你讀懂了哪句話?能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舉個例子嗎?
(4)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誰能幫他解答?
(5)練習: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練讀,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試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