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 教案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因為媽媽雖然覺得孫中山說的有理,卻不能照他說的去做,心理也很難受,用“含著淚”能表示出媽媽當時的心情。)
(7)孫中山同媽媽爭辯沒有用,那么結果怎樣?齊讀8自然段
出示: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幼小的心。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說明孫中山幼年時受到這件事的打擊的程度很深,將永遠不會忘記。)
(8)小結:這部分講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事
(9)齊讀第二部分
三、布置作業
1、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課文第三部分,體會孫中山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完成課堂作業。
教學過程:
一、繼續精講訓練
第三部分
1、指名讀
2、“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自答:辛亥革命的“辛亥”指的是1911年,這年武昌起義成功,清政府被推翻。
3、“首先廢除”纏足陋習,表現孫中山什么樣的精神?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這件事表現孫中山反對封建陋習的革命精神。纏足陋習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到孫中山手上才廢除,這對解除婦女的痛苦起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4、看書上的插圖
教師講述:孫中山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年的憤怒關鍵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請看這副圖,他的形象多么高大,他的胸懷多么寬廣。
5、小結
這部分講的是孫中山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廢除了纏足的陋習。
6、齊讀第三部分。
二總結
這篇課文寫的是孫中山小時侯看到姐姐被纏足帶來了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了纏足的陋習的事,表現了他對封建陋習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做斗爭的精神。
三、聽說練習
1、默讀課文:借助板書,練習講說這個故事。
2、指名講說這個故事,師生評議
3、同桌交替聽說。
四、作業
1、看拼音,寫詞語。
chan zuo shou zui kong xian
( ) ( ) ( )
2、比一比,組詞
痛( )柴( )份( )
通( )些( )分( )
3、在下面句子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1)( )知道纏小腳不好,()不該去做。
(2)姐姐纏足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孫中山()生氣( )心疼。
(3)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 )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授后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