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天空課堂實錄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藍寶石。
生笑。
師(笑):這是書上的,說自己的。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藍鉆石一樣。
師(親切地):沒離開石頭。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一粒粒藍沙子。
師:不太恰當。
生(女):拉薩的天空,好像清水洗過的藍綢帶一樣。
師(豎起大拇指):了不起,江南才女。
生(男):拉薩的天空,好像一塊巨大的藍玻璃。
師(鼓掌):江南才子。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太陽照射下的海面。
師(熱情地與其握手):握手是最好的贊許,有更精彩的課后可以和孫校長合影留戀。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一望無邊的海水一樣。
師:才女。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藍油漆一樣。
學生哄堂大笑。
師:差一點點,用美好的事物來形容。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清澈的小溪。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一幅藍色的油畫。
生:拉薩的天空,好像一條藍領巾。
生又笑。
師(作詫異狀):藍領巾?
生:是的,國外有藍領巾,就像我胸前的紅領巾一樣。
師:有那么大的藍領巾嗎?可不可以用前面一位同學說的“藍綢帶”。生微微點頭,信服地坐下。
師:再把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生有感情地朗讀。
(巧妙的話題幫助學生完成讀書內化,讀出了意境,讀出了感悟。真情而藝術的賞識給了學生閱讀的動力,激發了學生閱讀的激情,表達的欲望,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在閱讀中的統一。)
[名師就是名師,想想自己,自己也知道“湛藍”、“透亮”是第一小節的關鍵詞,可是自己卻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越俎代庖,難怪,回想教學這一段時,學生沒有這樣的激情,這樣的表達,一篇美文的精彩之處,就這樣,被我忽略了。我想,如果再讓我教這一課,我更清楚我將怎么做了。其實,以后的教學中,我都應該將更多的這樣的機會留給學生,相信他們,鍛煉他們。將課堂還給他們,讓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
師:“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摸到藍天。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兩句我不懂,誰能給我說說。
(巧妙地將自己隱藏起來,把舞臺留給學生,是孫校長一貫的教學風格)
生:“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拉薩的天空很藍,作者把它比作海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