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天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片:小游客們,面對湛藍湛藍的天空和藍天下碧綠的草地,面對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你有有什么新的感受呀?學生交流。
(2)面對這么美的天空,作者也有千言萬語,不過都匯成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齊讀)
三、遷移運用,傳達拉薩天空之美
1、創設情境,自主誦讀。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作者的引領下一同走進拉薩,欣賞并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迷人風采。現在有一批游客要去拉薩觀光,你們何不借此機會先向他們介紹一下,使他們對拉薩的天空有個鮮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紹才能把拉薩天空的美傳達給他們呢?你可以選擇一部分向游客做介紹。先自己準備一下。
2、模擬情境,嘗試介紹。(讓聽課教師扮演游人,學生向聽課教師介紹。)
3、矯正反饋,針對學生的情況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讓聽課教師扮演游人,學生向聽課教師介紹。是為了充分利用現場資源,讓學生扮演導游的角色對聽課教師(游客)做介紹,這實際是檢測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這樣遠比單純的背誦課文要生動得多。同時,這也在學生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四、拓展延伸,學生自主安排作業(鞏固案內容)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給自己留點什么作業呢?(自由選擇1—2題)
1、摘錄文中優美的語句;2、寫兩個打比方的句子;3、把這篇課文背誦給家長聽,讓他們感受和分享拉薩天空的美;4、課后收集有關拉薩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圖片,了解拉薩的其他知識,在班上進行展示交流;5、仿寫家鄉的一景……
【設計意圖:自主選擇作業,是為了尊重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以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大家又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達到資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目的。】
附板書設計
湛藍
7、拉薩的天空 透亮
讓人神往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寫到:“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于他們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所以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瑯瑯書聲。作為寫景美文,只有讓學生以聲如文、讀中賞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讀是本課的重點。拉薩對學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繪拉薩天空的詞語又是雋永深刻的。如何讓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理解課文語言中的意蘊和情感是本課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