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實錄
生默讀課文。
師:有些同學真不錯,懂得把一些關鍵的語句畫出來,這種“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真好。
師:剛才同學們讀的那么認真,那么投入,我想兩個人物形象肯定印在了你的腦海中,下面一起來交流你的讀書收獲。
師:關于孫中山是怎樣的態度。
生: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便對媽媽說:“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師:你真會讀書,一下子就走進了孫中山的內心世界。來我們一起感受孫中山當時的心情。誰來讀一讀。
生朗讀。
師:你讀的真好,重點強調了“為啥、還能”,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當時孫中山的生氣。
師:你還找到了哪些孫中山對纏足態度的語句?
生: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
師:他怕不怕?
生:不怕!
師:好,把那種不怕的精神、勇敢的精神讀出來。
生朗讀。
師: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孫中山到底是什么態度?
生:可以看出他很生氣。
生:就不該去做可以看出他反對這件事,是憎恨的。
生:他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怕別人笑話,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
師:孩子們,你們說的真好,孫中山的內心是憎恨的,是堅決反對的。(板書:憎恨 勇敢)大家體會到了這份情感,你能通過朗讀大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嗎?生讀。
師:你讀出了孫中山內心的強烈反抗。生讀。
師:你走進了孫中山的內心,那份憎恨,那份反抗已經被你完全表達出來了。讓我們一起為孫中山吶喊。生齊讀課文第5段。
師:面對女兒的痛苦,面對兒子的質問,媽媽又是怎樣的態度?
生:媽媽嘆了口氣說:“孩子,我也知道纏小腳不好,可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呀!女孩子不纏小腳會被人家笑話的。”
師:從媽媽的口吻中可以看出媽媽對纏足陋習的態度怎樣?
生:媽媽也無可奈何。
生:因為是祖宗傳下來的,媽媽也沒有辦法只能順從。(板書:無奈)
師:你能讀出媽媽的無奈嗎?生讀。
師:把嘆氣的動作和聲音放進去讀,那就更逼真了。誰再來試試?生讀。
師:很好,我們讀書時,可以把一些動作形象化,這樣可以讓朗讀更加精彩,讓形象更加鮮明,讓我們的感受表達的更加淋漓盡致。
生齊讀第4段。
師:媽媽這么狠心給姐姐纏腳,難道她就一點都不心疼自己的女兒嗎?
生齊:不是。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生:“你年紀小,還不懂得這些事。”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師:你找的很對,有一個詞更能體現媽媽復雜的內心。
生齊讀:“含著眼淚”。
(課件出示句子作對比)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師:請大家小聲讀讀,這兩句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好在哪兒?(生小聲讀)
生朗讀這兩句。
生:第二句好,“含著眼淚”可以看出媽媽很無奈很痛苦。
生:第二句好,含著眼淚說明媽媽也很心疼自己的女兒,內心很矛盾,但這是祖宗傳下來的,只有這樣沒有辦法。
師:一個“含著眼淚”讓我們體會到了媽媽的不忍與無奈。一個神態、一個微妙的細節描寫更能表達人物內心的情感。
師: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后面的省略號省略了太多太多,省略了媽媽的無奈與痛苦,省略了姐姐無力的哭喊與哀求,省略了孫中山的憤怒與反抗,讓人心情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