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說課稿
三、品讀課文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而這種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必須通過學生充分地讀,才能有所感悟,受到熏陶。因此,對于課文的品析,我主要采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學生自讀,范讀、齊讀等,抓住重點語句來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默讀課文,理清脈絡
我先安排了一個學生自由讀課文的環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這種自主學習和全班交流,使學生對于文章的脈絡有個清楚的認識。
(二)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出彼得的賬單和媽媽的賬單,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習。學習共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研究彼得的帳單,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彼得的為人,使學生明白彼得是個聽話懂事能干的孩子,只是在給媽媽干活要報酬的這件事上表現得不夠懂事;二是研究媽媽的賬單,體會媽媽對彼得的愛。
其實媽媽對彼得的愛濃縮在課文的很多地方,只要孩子們細細去找,就能有所發現。
――“彼得的母親仔細地讀了一遍,然后收下了這份賬單,什么話也沒有說” 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養育了十年,到頭來竟然還是自己欠孩子的錢,做媽媽會是一種怎樣的痛心?可是她卻把這種痛深埋在心底,想盡一切辦法來妥善處理這件事情。這無言之中所蘊藏的、寬容的愛怎能讓人不肅然起敬,為之動容呢?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邊找到了他想要的報酬。正當小彼得如愿以償,要把這筆錢收進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餐盤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賬單。”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媽媽滿足了兒子那不懂事的要求,卻又寫下了一張總額為零但滿載母愛的賬單。這個舉動包含了媽媽多少的期待和尊重呀!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0芬尼
十年,是多么漫長的一段歲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著多少數不清的心血和付出?十年了,三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為了孩子的成長,媽媽付出的何止這些?在這一點一滴之中,媽媽那濃的化不開的愛呀,怎么能說得盡呢?
可是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或許能感受得到媽媽對彼得的愛,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媽媽這樣做的深刻含義。為了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對母愛的依戀,我創設了一個口語訓練的環節――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想象一下,十年來彼得的媽媽是怎樣照顧他的?
和著如泣如述的音樂,孩子們細細地體會著,母親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由得涌上了心頭。
或許每天早晨,當彼得醒來的時候,他的媽媽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早已準備好了豐盛的早餐;或許每天晚上,彼得睡著了以后,他的媽媽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一夜起來好幾次為他蓋被子;或許在彼得生病的時候,他的媽媽也會像自己的媽媽那樣焦急不安地守候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