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課題:石頭書(1)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與難點: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課前準備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激趣導入 ⒈書是我們常見的學習用品,從書中我們能汲取營養,獲取豐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與書有關,題目是:石頭書⒉看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想法?回答:一般書都是紙做的,這本書怎么會是石頭的呢/這本書有什么作用和價值呢? 揭題質疑二、初讀課文 1、請學生打開書本,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2、提出自學要求: ①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②會讀生字。 交流: 1、出示詞語:勘探、 叔叔 奇怪、一冊、足跡、 礦物 刨根問底、 煤炭、 地殼、 好奇、 不禁 2、指名逐個讀,指名理解詞語。 1、 齊讀生字詞。 2、 指導書寫生字,說說怎么記住這些生字。 3、 指導朗讀課文。 2朗讀課文, 畫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 讀準字音。 2、 解釋詞語, 勘探:測定礦物體的位置、形狀大小等情況。 足跡:腳印。 刨根問底:追究底細,尋根究底。 3、 齊讀生字詞。 4、重點練習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5、讀通順課文。 1、各自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詞語:好奇、 奇怪 高興 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會神地看一塊石頭。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三、學習第1、2小節 1、文章主要寫了誰?讓學生畫出他們在整個事情過程中感情變化的詞語。 2、“好奇”是什么意思? 川川為什么好奇呢? 3、指導朗讀。 4、小結: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連串提出了哪些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根據下面的意思,對照課文想一想,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說了這些意思。⑴川川和磊磊發現一位勘探隊員趴在石頭上看著什么,感到好奇。⑵勘探隊員叔叔的介紹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頭書"的含義,了解了有關化石的知識。⑶川川和磊磊很高興,也想讀這本書。在朗讀中讀出這種好奇的心情。 在朗讀中讀出好奇的心情。 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 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 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課題:石頭書(2)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2、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科學的熱情。(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