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練習課)”》教學設計
【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已有的筆算乘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進一步熟練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能力目標:讓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鞏固筆算乘法計算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性,進一步鞏固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3、情感目標: 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興趣。
【 教學重點】熟練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 教學難點】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教學過程 】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同學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狼與小羊”的故事。一天,一只狼看見小羊在喝水。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說:“你是個壞家伙!我聽說,去年你背地里說我的壞話!”可憐的小羊喊道:“親愛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哪!”狼不想再爭辯,齜著牙,逼近小羊,大聲嚷道:“你這個小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樣!闭f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
這時候,突然傳來一聲大吼:“慢!”原來是山大王老虎來了,老虎不準狼吃小羊,狡猾的狼便說小羊很笨,留在世上純屬多余。愚蠢的山大王相信了狼的話,但為了顯示自己的“公正”,決定親自考小羊,而且規定如果小羊做錯一題,狼就能向前一步去吃小羊;如果小羊做對一題,狼就得向后退一步遠離小羊。
2、提出學習目標:
同學們,本節練習課,你們就代表小羊接受山大王的考驗,行不行?如果每道練習題,全班有超過5人做錯,那就表示小羊做錯,狼就要向前一步;如果全班有5人以下(包括5人)做錯,就算小羊做對,狼就要后退一步了。你們能不能營救小羊?
【設計意圖:練習課是對剛剛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及時鞏固和深化,學生沒有了獲取新知識的新鮮感,學習熱情就會相對降低。針對這一情況,在練習課中,我設計用童話激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練習有意義、有趣味。規則講清后,掛好有狼和小羊畫面的活動教具,一場以“營救小羊”為主題的練習課開始了。】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第一環節——列豎式計算
124×73= 28×153=
(1)指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做題。
(2)同桌互對答案并改正,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3)觀察兩位同學在黑板上所做的題,判斷對不對?如不對,可主動到黑板前用紅粉筆改正。
(4)尋找學生的錯例并投影出來,讓學生觀察這些題有沒有錯?錯在哪里?誰來幫幫他?
(5)28×153這個橫式怎樣列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算式28×153的第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第二個因數是三位數,這給學生列豎式計算插入了一個小小的障礙。學生在這個環節可以知道列豎式計算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6)小結: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希望大家都能養成細心做題的好習慣。你們都做對了嗎?做對的話,狼就要后退一步了,做錯的話,小羊就慘了。下面做錯的同學請舉手。
【設計意圖:通過鞏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做題的準確率,并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