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負數》說課稿、教學設計及反思
《正負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89、90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感受、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2、過程與方法:掌握正、負數的表示方法,嘗試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際生活場景中感受正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體會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數據。教學準備:課件、小卡片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初探新知1、談話引入,以新聞播報員切題。同學們,從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誰愿意向老師們說說你的夢想是什么?生1:科學家。師:偉大報復。生2:空軍。師:做個快樂鳥。生3:醫生。師:健康使者。……師:相信經過努力,你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老師從小除了想做一名出色的教師以外,還想做一名播音員,不信?好,馬上就給你播報一次,大家聽聽行不行。不過,我有要求了,在聽的過程中,要注意老師的要求:2、通過記錄相反意義的量,感悟數據的重要作用。(1)提出聽的要求:聽清信息,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聽到的信息準確、簡潔地在新聞記錄單上表示出來。關鍵是讓別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目標導向)(2)師敘述、生記錄。(自運作)①足球比賽,中國國家隊上半場進了3個球,下半場丟了2個球;②王大媽今年做生意,三月份賺了6000元,四月份虧了2000元;③這學期我們班轉入3名同學,轉出6名同學。足球比賽做生意本班學生變動上半場個三月份元轉入名下半場個四月份元轉出名3、反饋學生記錄情況,集體討論。(自探究)師:請各組長在本組選擇兩張有意義的記錄單貼到黑板上。師:這位同學聽得很認真,數字都填上了,但這樣填有什么問題?生:這樣填不能區分出王大媽做生意是賺了還是虧了,足球賽是進球還是失球。師:(出示其他幾位同學的表示方法)他們真棒!做法和數學家的一樣,這樣填有什么好處?足球比賽做生意本班學生變動上半場+3個三月份+6000元轉入+3名下半場-2個四月份-2000元轉出-6名生:簡明、清楚、統一……師:對,這種方法清楚、明了,讓別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4、明確概念,了解正、負數的讀法和寫法。(1)師:你知道像上面的數叫什么?(正數)師隨意板書+2,問:怎么讀?生:讀加二。(自定向)師導讀:正二。(導定向)師:你還能舉幾個正數的例子嗎?生:……師:這樣的數說得完嗎?老師寫得完嗎?生:說不完也寫不完。師:怎么辦?生:用省略號表示。師:說明什么?生:說明正數有無數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負數。 師指著“+”“-”講解:加號和減號和過去的意義不同,加號叫做正號,減號叫做負號。(2)師:為了簡便,+2可簡寫為2。如果去掉正號,這些數你們熟悉嗎?生:是我們過去學的數。師:那負數前面的負號可以去掉嗎?生:不能。5、介紹負數的歷史,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課件播放介紹負數歷史。課件資料:“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應用負數的國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九章算術》中,就有正數和負數的記載。早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錢為正,以支付錢為負。在糧食生產中,以產量增加為正,以產量減少為負。古代的人們為區別正、負數,常用紅色算籌表示正,黑色算籌表示負。而西方國家認識正、負數則要遲于中國數百年。”聽完介紹后你有什么感受?生:原來負數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我感到很自豪……(自激勵)師:是啊,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發現了負數,比西方國家要早數百年,身為中國人,我也感到驕傲,而同學們今天通過自主學習,也發現了生活中的負數,老師更為你們感到驕傲!師:那正數、負數在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究。(板書課題:正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