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乘法(第5~8課時)
學生完成完整的解答。
2、學生讀第4題:指出:這題的問題是“京拉線大約長幾千幾百千米?”
這種問法是因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學,本冊書中已刪去了這部分知識。那該如何理解這里的“大約”呢?
(142千米本身是一個大約的數,27倍也是,所以算出來的數就是一個大約數;只是這個大約數沒必要再轉換成“幾千幾百”,直接寫就是了。)
學生列式,觀察算式,說說這題該采用什么方法計算。(筆算)
二、購物問題:
學生找出本練習中的購物問題,說說購物問題中的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式:
1、第5題:讀題后,學生列式,觀察算式,說說你準備選用的計算方法。(可以簡便計算,指名說說具體的簡便算法。)
2、第10題:讀題后,把該題與上一題比較,單價、數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單價可以看成是整套的單價,那就要先算出一套的;也可以分別算出課桌和椅子的總價,再把兩部分加起來。)
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完整解答。
3、第12題:讀題后問:這題與前面兩題又有什么不同?
(發現單價會隨著人數的多少而變化。)
分別算一算三個班各需要的錢數。
比較三個得數,你有什么發現?(三班的人數是最多的,但需要的錢是最少的。)
為什么?
那三個班如何買票是最合算的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比較:如果把前面三個班分別需要的錢數加起來是否會等于這次算出來的錢數呢?為什么?
指出:在具體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些靈活的情況,需要大家去選擇更合適的方法。
小結:這三題算的時候我們都想到了最基本的數量關系:單價×數量=總價,但在具體運算的時候又各有不同,希望大家要多注意。
三、其他問題:
1、第8題:讀題后,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來解答。
觀察算式,同桌互相說說適合它的計算方法。(簡便計算)
指名板演,結合板演規范學生的書寫。(比如括號的運用等)
2、第9題: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對。
3、第11題:讀題后,指名分別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怎么算?
板書這兩個面積公式。學生列式計算,并比出大小。
四、布置作業:
練習一第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