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運算律 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第2課時)
教學內容:p59--6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簡便計算。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簡便計算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運用加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游戲:一生報一個100以內的數,另一生快速搶答出另一個和它相加得100的數。
提問:每組兩個位上和十位上的和各是多少?兩個數相加的各是多少?
得到:如果兩個位上數的和是10,十位上數的和是9,就正好湊成100。
2、你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嗎?
3、你能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嗎?
4、引入新課。
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今天我們就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學習簡便計算,(板書課題)
二、新課。
1、教學例題。
出示書p57的圖,說說題中的信息。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再同桌交流。
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
學生甲:我這樣算
29+46+54 (依次把三個年級的人數合起來)
=75+54
=129(人)
學生乙:我這樣算
54+46+29(54和46可以先寫,先計算得100)
=29+100
=129(人)
學生丙: 29+(54+46)(54和46可以先湊成100)
=29+100
=129(人)
提問:你是怎樣算的?哪種方法簡便?為什么?
想:這里有三個數連加,54和46可以先湊成100,應用加法的結合律先把這兩個數加起來。
追問:這里的計算是怎樣簡便的?
得到:這道連加題按順序算要用筆算,現在應用加法結合律,把能湊成整百的數先加起來,再加另一個數只要用口算這種方法就比較簡便。
補充說明:如果能在列式的時候已經觀察到三個數中,其中兩個數可以湊成100,那么可以寫在前面,這樣不需要運用加法運算律就可以使計算比較簡便。當然,也可以在列式后,再利用加法運算律使計算簡便化。
2、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69+75+25 78+(47+22)
86+14+58 47+59+42
學生在自己練習本上練習,指名板演。
核對并小結:
(1)能利用加法運算律的,可以使兩個數湊成整百的,可以把這兩個數寫在最前面,也可以套上小括號。
(2)如果前兩個數相加,已經是整百的,就不需要利用加法運算律了,直接計算即可。
(3)如果不能簡便的,那就按照原來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三、想想做做
1、p59.第1題。
學生獨立寫出三個數的和,集體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2、p60第4題。
觀察表里的數,想一想如何算比較快。
3、p60第6題。
觀察表格,提問:
a+b表示什么意思?a-b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成。
四、作業
p60.第2、5題。
課前思考:
本節課是運用加法交換、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新授課,課堂上應先對已有知識進行復習,尤其是訓練學生能夠湊成整百的,可以采用師生對口令的方法,老師出一個數,學生將它湊成整百的數。
新知的教學可以采用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然后師生討論得出結果,應該強調的是在用簡便方法計算混合運算時,要引導學生仔細審題,有些混合運算本身按照運算順序做就已經是最簡便的了,有些簡便運算是需要運用交換律和結合律同時進行的,而計算的過程中一般是不將交換律這一步寫出來的,有些混合運算不只能按照運算順序做,沒有簡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