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運算》單元教學建議
教師:能根據題目的意思,列出一個算式嗎?
270÷30—180÷30
=9—6
=3(名)
(2)先求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位游人? 270—180=90(位)
再求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幾名保潔員? 90÷30=3(名)
教師;能根據題目的意思,列出一個算式嗎?
(270—180)÷30
=90÷30
=3(名)
提問:剛才這一道題,你是怎樣算的?(讓學生把計算的過程說一說)
這里使用小括號有什么作用?
總結:有括號的算式,應該先算括號里的運算,再算括號外的運算。
2.總結帶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
帶括號的運算順序{先算括號里面的}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教師: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括號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時,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計算時要注意格式正確,書寫要認真,沒有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頁“做一做”。
分析:這一道題媽媽一共買了幾樣物品?
媽媽有幾種付錢的方式?
大家想一想該怎樣列式計算?
列式:100—54—6 100一(54+6)
=46—6 =100—60
=40(元) =40(元)
提問:要學生說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這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應該怎樣計算? 在有括號的算式里應該怎樣計算?
2:完成教科書第14頁練習二的第1題。
提問:如果一個算式里沒有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的第1題,然后全班講評。
四、布置作業
第五課時: 有關0的運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13頁的例題5和例題6。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
1.使學生再一次認識小括號的作用,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2.概括有關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所學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歸納總結中體會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概括有關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先說出每一道題的運算順序,在進行計算。
700-(56+32) 9x(360÷60) (1324-58)÷19 32x(295—187)
提問:如果算式里有括號.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