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運算》單元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認真解讀題意。解讀“每30位游人需要派一位保潔員”時,需要明白兩點:一是游人數與保潔員人數之間的關系,游人越多,派出的保潔員越多;二是上午與下午派保潔員的標準一樣,都是按每30位游人派一位保潔員。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句話,教師可以問:60位游人要派幾位保潔員?90位游人呢?有多少游人要派5位保潔員呢?學生回答后要讓學生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根據什么?通過以上的解讀活動,為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題思路做好鋪墊。
(2)讓學生嘗試分析數量關系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按照:要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幾位保潔員,先要求什么?再要求什么?……的思路去獨立思考,并嘗試解答,教師要巡視是否出現不同的解法。
(3)注重交流解題思路。當學生嘗試解答后,要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如果學生想不出第二種方法,教師要給予適當啟發:下午游人比上午多多少位?每多派一位保潔員,就得多多少位游人?怎樣求出下午比上午多派幾位保潔員?逐步引導學生列出算式,計算時,要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先算括號里的,體會小括號的作用。
(4)要重視兩種不同解決方法的對比。教學時引導學生從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題步數上進行比較,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計算的步數也不一樣,有些實際問題用三步計算解決也可以用兩步計算來解決。
(5)例4后的“做一做”是一道圖文結合的實際問題。由于貼近生活,學生會用兩種方法解決,100-54-6,100-(54+6),要讓學生說思路和方法,為什么要使用小括號。
評價要點 熟練含兩級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評價樣例 a級(易)1、課本p11做一做 1
2、口算出計算結果并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24÷4+2 (24÷4)+2 24÷(4+2)
b級(中)
3、光明小學一年級共有男生244,女生192人,二年級男生是一年級女生的一半,一年級女生是二年級男生的3倍。問二年級一共多少人?
知識點 421-11 含小括號的三步式題
教學建議 先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由于學生對四則混合運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教學例5時,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開展學習活動。例5中的兩小題出示后可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把計算過程填寫在書上,然后互相核對結果。第二步,分小組討論,再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討論交流的問題是:例5中的兩小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兩題的計算結果為什么不一樣?第三步,引導學生用術語和、差、積、商來表述運算過程,如例5中的第(1)題可以這樣說,首先求差,然后求積,最后求和。
在學生明確了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后,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總結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整理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做如下板書
(2)例5后面的“做一做”,第1題先讓學生用術語和、差、積、商說說運算順序,然后計算。其中,第(2)小題學生練習后,教師可指出:算式里含有兩個小括號的,可以同時脫式。第2題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