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以及相關的簡便計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61-62頁例題,及62-63頁“想想做做”的第1-4題。
設計思路
這部分內容是在教學了加法的運算律及相關簡便運算后學習的。對于乘法運算律的教學,不應僅僅滿足于學生理解、掌握乘法定律和運用乘法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習中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啟蒙教育,這才是教學的重點及難點。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發現問題,提出猜想、進行驗證、總結應用的思路進行的,應該說這樣的思路是符合當今新教學理念的。乘法結合律的編排與加法結合律相似,但對學生探索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師應通過一些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學生探索并在小組里交流,發現并歸納出乘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規律,能用字母表示規律。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增強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概括出乘法結合律,并運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結合律的推導過程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揭示課題
師:猜謎:“弟兄四五個,各有各的家,有誰走錯門,讓人笑掉牙。”
生:(積極舉手,低聲喊)紐扣。
師:為什么會想到是紐扣?
生:因為紐扣扣錯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難看,會讓人笑話。
師:紐扣交換了位置,就會產生笑話,我們剛學了加法的運算定律,也和交換位置有關。將加法交換律說給同學們聽聽。
師: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呢?
板書:a+b=b+a a+b+c=a+(b+c)
師:乘法有沒有類似的規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乘法的一些運算定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謎語拉開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開始學習。以復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作為教學的起點,為學生的探索規律作好了知識鋪墊。
二、猜測驗證,探索規律
1. 大膽猜測。
師: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運算定律?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體驗和遷移能夠猜出:
生1:乘法可能有交換律。
生2:乘法可能有結合律。
生3:……
【設計意圖】:提出與舊知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猜想,有效地激發了學習動機。
2. 學習乘法交換律
師:乘法是否具有你們猜測的規律呢?怎樣確認自己的猜測?看看哪個小組能完成這個光榮而又有意義的任務!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紹給自己的合作伙伴)
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視。(及時參與學生的討論,尋找教學資源)
生1: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2×4=4×2,3×5=5×3等等。兩個乘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積不變。
生2:我們也是找了兩個數,將它們相乘,發現兩個乘數的位置變了,但它們的結果是相等的。
生3:我們小組也認為乘法有交換律,比如我們班有6個小組,每個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6×8=48,也可以用8×6=48。這就說明6乘8等于8乘6。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樣,也有交換律。
師:你們真了不起!看樣子大家已經初步的了解和探索出乘法的交換律了,那你們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換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