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時間
3、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
小組的同學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這里課堂生成的資源可能很多,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過程。展示出各小組不同的設計方案。(學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個過程)
4、學生比較選擇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案中,通過觀察比較,找出自己認為能讓客人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結:剛才的方法都是通過同時做幾件事才節省時間,我們在做一些事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也就越短。
客人到了,先為客人沏杯茶,這是常見的招待客人的禮儀之一,也是孩子們熟悉的,因此我調整了教材的內容例1和例2的順序,濃郁的生活氣息把學生請進招待客人的具體心境中,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講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現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活動二:探究新知,研究問題
1、 示例1,呈現研究問題
請李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媽媽準備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餅招待她,(多媒體出示例1圖)
(1)你從畫面上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
(3)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快要用幾分鐘?
(4)學生回答后師總結:我們烙兩張餅的時候,可以同時烙兩張餅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時間是6分鐘。(教師邊敘述,課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張、6張、8張、10張呢?
2、自主設計方案
(1) 如果媽媽、李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張餅,一共需要烙幾張餅呢?
(2)請你們幫小明媽媽想一想,她應該怎樣烙“才能讓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餅?”先用你們小組內準備好的圓片,擺一擺,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然后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填在表格里。
(3)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
這里是學生思維過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學資源一定很多,教師要注意傾聽,同時讓學生們也要注意傾聽其他小組的不同方案。
(4)學生比較選擇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教師演示,烙三張餅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時間。點擊課件
(6)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張餅,怎樣烙才能盡快吃上餅呢?7張呢?9張呢?
這里讓同學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最后集體交流。同時把表格填完整。
3、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數學廣角里遇到的問題,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我們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根據情境的實際情況的需要,讓課堂成為一個整體,在教材處理上,我先學習例2,再學習例1,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題材——這樣處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好象在自己身邊,使數學知識生活化,更貼近學生。
自主設計方案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活動三:結合生活,實踐應用
1、同學們談談,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2、一個小女孩遇到一個問題,看我們能不能幫她解決?
出示做一做2
3、誰來告訴大家你按照怎樣的順序呢?(也可進行討論)
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在課堂中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