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
教學分析
《卡羅納》是一篇略讀課文,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弘揚的是愛的主旋律。課文講述了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非常悲痛,老師、同學們都同情他,安慰他,幫助他。
課文從卡羅納承受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前者是鋪墊,后者是主旨,所以重點要放在后者,以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課文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從語言、動作、神情等方面表達了人們的關愛之情。細細分析,神情描寫很有特點,心理活動基本是個空白,所以在寫作技能上可以學學課文對人物神情的描寫,并且補白人物的心理活動。
課文有五個生字,“遭”比較常用,其他幾個生字 “憫、嚀、咐、啕”組成的新詞,正好牽出了三對近義詞:憐憫、同情;叮嚀、囑咐;放聲大哭、號啕大哭。以此切入,讓學生去發現朗讀,既有助于學生對新詞的理解,也有助于課文的梳理,同時鋪墊感情基調。
上學期學過《爭吵》一課,也選自《愛的教育》,學生有了一點初步的印象。最近開始一起閱讀這一本書,尤其是重點閱讀了關于卡羅納的兩篇文章,對卡羅納的高尚品德有了感知,相信學習這一課會有一種親切感。而拓展閱讀的內容正是《卡羅納》的后一章節,寫同學們幫助他,老師讓大家聽寫一篇文章用來勸慰他。也算是對這篇課文的提升。
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有了一定基礎,這一節課繼續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 閱讀主線索
從重點詞句切入,通過感情朗讀、想象補白、內容拓展等途徑,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激發學生對遭遇不幸者的憐憫、關愛之情。
□ 教學設想
1.體現略讀課文的擇要教學,兩個板塊有所側重,句子品讀有所選擇,抓住最有特點的深入探究感悟;
2.體現小班化教學的有效參與,尤其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時教師的巡視指導以及學生反饋交流時的有效引領。
3.體現語文的大閱讀觀,尤其是如何以一篇課文的學習帶動一本書的學習。
4.體現閱讀主線索的構建。
□ 教學預設
一、讀題說題,捕捉愛心。
1.板書課題,讀課題。
師:你想讀出對卡羅納怎么樣的感情?
1)學生說到“敬佩、喜歡”之類,帶出課文背景,說說卡羅納關愛他人的事情。板書愛心。
2)學生說到“同情”,引入課文。
2.導入課文。“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是多么悲痛的一件事情啊!他身邊的人又怎么同情他,幫助他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卡羅納》。“
二、初讀課文,感受愛心。
1.同桌接龍讀課文,遇到讀錯的、停頓的地方,多讀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