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3,齊讀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5,再次演示:"配樂欣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
四,《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為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樣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結合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
五,總結升華.
1,本文寫了什么 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過桂林嗎 你游過什么地方 (讓學生暢所欲言,贊美祖國美麗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豈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美麗山河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國是多美麗,我們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感到自豪.
3,欣賞"帶"字:最后老師請你們來欣賞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風景線.
演示:"鑒山樓石刻"
讓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充分討論,找學生代表來回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合學生回答,總結結束全課.
層層剖析 領悟內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學一得
多媒體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師:同學們,假如把這句話換個寫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請同學們讀一讀,比一比,哪句話寫得好 為什么 (學生自由讀句子)
生: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寫得很具體.
生:當然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具體地寫出了漓江的水靜得怎么樣,清得怎么樣,綠得怎么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我也認為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把漓江水靜,清,綠的程度寫清楚了,更令人體會到漓江水的美.
師:(去掉第二句)同學們說得真棒.的確,這句話具體地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讓我們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漓江水的美.
師:要是把這句話再換個寫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現在哪句話寫得好呢 為什么 (請兩位學生分別讀句子)
生:第一句好,因為這句話用了感嘆句,語氣比較強烈.
生:我也覺得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用一些感嘆句,把作者贊美漓江水的強烈感情寫出來了.
師:(去掉第二句)同學們真會讀書,說得很好.不錯,這句話運用了感嘆句,抒發了作者對漓江水的贊美之情,讓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
師:如果再把這句話換種寫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綠得很,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現在,哪句話寫得好呢 為什么 (同桌一人讀一句)
生:我還是認為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用了"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讀起來瑯瑯上口,而第二句用"真靜啊","很清","綠得很",感覺有點亂.
生:我也覺得第一句好,因為這句話是個排比句,寫得十分有節奏感,更令人體會到漓江水的美;而第二句沒有運用排比句,顯得有點零亂.
師:你的課外知識挺豐富的,居然還知道排比句,真了不起.(去掉第二句)是啊,這句話運用了一組句式相同的語句,也就是——(生齊:排比句)這樣一來,語言優美,節奏明快,讀起來——(生齊:朗朗上口)讓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漓江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