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草塘(人教版教案+實錄+說課)
生:(笑)行。
師:好啊!孔融讓梨。誰說中欄?
生:中欄剛才說分段時其實已經(jīng)說了,是作者情感的發(fā)展過程。
師:你很會聽講,記得也清。好吧,把右欄也獎勵給你。說吧。
生:右欄,右欄……
師:看,給你發(fā)個獎品,你領(lǐng)不回去!(眾笑)
生:我認為右欄講的是作者的觀察方法。
師:嗯,說得有點沾邊了,但僅僅是觀察嗎?“親身體驗”也是觀察嗎?
生:老師,他下水抓魚這個親身體驗也得觀察呀!
師:是得用眼看著去抓魚,但是那次他知道水泡子里魚那么多主要是*眼,還是*他的內(nèi)心體會?
生:大概是*體會。(眾笑)
師:這個問題我要一講,可能又講深了。人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當然首先是各種感官去感覺。比如看見了,聽見了,聞見了,用舌頭嘗出來了,用手摸出來了,等等。大腦得到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最后得到一個結(jié)論。他眼看到魚,手摸到魚,大腦知道了,最后得出“這里魚非常多”的結(jié)論。可見,這種親身體驗,絕不能說只是觀察的結(jié)果。不說這些了。作者由遠離實際,不去認識,不去了解;到去看了,去聽了;又到自己去親身體驗,他這是在干什么?
生:他在一步一步地了解認識草塘。
師:對啊。每一步認識的方法一樣不一樣?
生:不一樣。
師:那這第三欄是什么在變化呢?
生:認識方法在變化。
師:全對了,是作者認識方法的變化。這個問題又解決了。再進一步,你們看這三欄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生:左欄和中欄有關(guān)系。知道得越深,對草塘愛得越深。
師:對。我要是讓你離開草塘,也就是讓你跳出這一課,把話題擴大一點。會說嗎?
生:那就是……(不能答)
生:可不可以這樣說:人對事物了解越深,就越愛這個事物。
師:可以說對了。但要是對壞事呢?比如對敵人,認識得越深,就越怎么樣?
生:越恨。
師:完全正確。歸納一句,就是人的情感的產(chǎn)生,依賴于他對事物的認識。再看其他欄有什么關(guān)系?也可以從右往左看。
生:我看出來了,人的認識方法不正確,就不能很深刻地認識事物。
師:太好了,你再一行一行對應地說一下。(生不語)
師:比如:第一行,遠離實際就——(指向“不知草塘”四字)
生:人要是……
師:(打斷)這次你可以用“如果……就……”來說話。
生:人如果遠離實際,對事物就不知……道。
師:這樣說:“對事物就不能認識”或是“就不能認識事物”再來。
生:人如果遠離實際,對事物就不能認識,(師插話:說第二行)如果目睹耳聞……(教師提示:就只能)如果只是目睹耳聞,就只能初知事物。(師插話:這個“只是”加得好!繼續(xù)說)人如果親身體驗,就能深知草……不是,深知事物。
師:行,行,行!不容易。我再出個難題,讓你用“要想……就得……”來說三欄的關(guān)系,你行嗎?
(學生各自思考練習)
生:要想不知……
師:還有“要想不知”的嗎?(笑聲)
生:要想深知草塘,(教師插話:從草塘中跳出來)要想深知事物,就得去親身體驗。
師:很好。下面我說上半句,大家一起說下半句。注意,要想深刻地認識事物……
生:(接)就得去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