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草塘(人教版教案+實錄+說課)
生:還有“仔細瞧……墨綠色”也說明草塘美。
師:這一句寫出了顏色的變化,怎么會變呢?
生:是從近到遠看,越遠越深了,一層壓一層。
師:讀這一句,注意后半句讀慢點。(生讀)
師:誰來把描寫草塘景色的這段話朗讀一遍,大家閉上眼,邊聽邊想。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生答)
師:你對出現的草塘圖有什么感受?
生:很大,很美麗。草塘太美了。
師:我們聽到草塘的景色都已覺得很美,那親眼見到草塘的作者此時是什么心情呢?從哪里看出的?
生:作者這時非常愉快,從“我情不自禁……真美啊!”看出來的。
師:“情不自禁”什么意思?
生:不由自主的意思。
師:感情控制不住,看到草塘這么大這么美就不由地脫口而出“這草塘真美啊!”贊美草塘。〔強調朗讀,通過再造想象培養語感,把學生帶入意境,體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指讀第三段,思考:
1.小麗給我講了哪幾件趣事?
2.小麗自豪地講述使我對草塘又有了哪些了解?這時作者是什么心情?
(四)仿照第二段學法,自學第四段。
1.自學。提示:按兩層,先看“逮魚”,再學“河景”。
2.討論:
(1)“逮魚”一層。
生:這層寫了草塘魚多的特點,從“仔細一看,擠擠挨挨的都是魚”看出,魚多得擠在一起,一個挨一個。
師:理解得不錯。再看前面“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細一看……”這里“波光粼粼”是什么意思?只是說陽光照射水面發光嗎?
生:不單單說水發光,還有魚在水面上擠擠挨挨,魚鱗也一閃一閃發光。說明魚多得擠到水面上。
師:這就對了,前后聯系想詞句的意思就能理解深些。
生:還有。從“我驚叫……”看出魚多。
生:還有“連忙脫掉……拾”也看出魚多。
師:這句里用了“拋”字,還能換成什么詞?
生:換成“扔”。
師:比較一下,用哪個好?說說道理。
生:用“拋”好。拋是睜著眼睛逮魚,逮一個拋上岸。
師:“扔”是閉眼嗎?我們體育課上扔手榴彈是閉眼?看看書想想,我是在哪里逮魚?當時逮魚拋魚的動作怎樣?
生:我在沒膝深的水里,彎著腰逮魚,低著頭逮一個拋一個,連頭都顧不得抬,說明魚太多了。用“扔”就讓人沒這種感覺,用“拋”好。
(換詞比較,咀嚼品味理解課文,培養語感)
朗讀課文,教師指導。
(2)“河景”一節(略)點撥“生怕”。
四、回到整體,明確暗線,揭示中心。
1.錄音欣賞。
2.明確課文暗線。(作者的感情變化)
3.揭示中心,回扣題目。
《可愛的草塘》教學實錄之一
師:同學們,請你們根據老師的提示猜兩個字,提示一:中國南部;提示二:中國的教育家李宗仁;提示三:自治區;提示四:歌海。
生:廣西。
師:同學們真是太厲害了。我給大家背段課文吧!
師背桂林山水。
師:老師通過這兩天的所見所聞,已經開始喜歡上桂林了,誰能給我夸一夸廣西。從人文上,景色上,各方面都可以夸夸。
生:北海號稱銀灘第一灘。
生:廣西是綠城。
師:南寧被稱為綠城真是名不虛傳。剛才同學們夸了廣西,老師也認為廣西山美,水美,人更美,剛才有一個同學他的家鄉比廣西更美。齊讀課題。我讓大家查了資料,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