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
師:此時此刻,雷利究竟是為了什么發出了呼聲呢?
引導學生用“不僅僅……而更是……”等多種句式表達。
(因為自己失去了①在為“我”的家人及深受戰爭苦難的各國孩子呼吁。 ②在為全世界所有熱愛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師:讓我們和作者雷利一起向國際社會發出呼吁。
齊讀第8自然段。
(5)師: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出示這句話)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師:這句話飽含著一個失去親人的孩子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同時也表達了中國孩子向國際社會的呼吁,那就是: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設計意圖]
“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边@句話學生很難理解,為突破這一難點,課前讓學生收集了有關信息資料,并精心編輯了課件,將一些不同時代的戰爭畫面以及戰火中無辜百姓慘遭涂炭的照片、圖片展示給學生,意在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感受戰爭的殘暴以及和平的“脆弱”。教師精心設計的解說詞,與驚心動魄的畫面相互配合,不斷激起學生的感情的波瀾,對理解句意、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呼聲,升華維護和平之情。
1.學生聆聽配樂詩朗誦《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節選)
此時此刻,你想對誰說些什么嗎?
指名學生練習說話。(可以對“恐怖分子”說,對“戰爭的發動者說,可以對“武器的制造者”)
師:就讓我們向整個國際社會發出呼吁—
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
2.師(指板書)小節:
如果我們都具備“人道與公正的素質”,和平之花就不再嬌嫩(捧去“嬌嫩的”,補寫“永駐人間”),就會永駐人間,這不僅是—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更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心愿。
3.師: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少年兒童,為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我們能做些什么呢?(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要正確引導。)
[設計意圖]
此處設計“說話練習”,意在讓學生在需要表達的時候練習表達,情動而辭發。這是借助閱讀課提供的資源,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同時,這個練習,也是對學生情感目的達成情況的—個檢驗,對強化“憎恨戰爭,愛好和平”的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實踐延伸,表達熱愛和平之情。
1.可以把課前搜集的資料制作手抄報。
2.可以給飽受戰爭之苦的外國小朋友寫一封信。
3.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如網絡等呼喚和平。
[板書設計]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人道與公正的素質——(嬌嫩的)“和平之花”永駐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