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沒有規則》說課設計之一
五、說教學設計
本文教學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借助課題理解全文,采用“讀—議—創—評”的方式,引導學生資助合作學習;第二教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指導學生書寫本課的生字及完成《語文天地》中《諾言》的學習任務。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分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揭題
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則消息,北京動物園的小海豹“聰聰”因誤食而死亡,讓學生談談看法。這一設計主要是為了感染學生情緒,為本文教學確定情感指向。也可以給學生發一組事故照片,直接引起學生內心的震撼。進而揭示課題。或者出示規則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二)借助課題,初讀課文
“規則是什么?”用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初讀時感知課文預設的情景。可以通過指名讀或默讀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并在書上做好標注。
(三)精讀感悟
本課中的四個小節結構相同,可以采用扶放結合的方式,整體感之后,重點講第1小節,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習2、3、4。
學習第1小節,抓住“明明白白”這個詞,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回頭一笑”、“別人也這樣做”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充分討論主人公的言行。再讓學生設想一下這樣做的后果,使學生認識到規則是自覺維護和遵守的,要主動抵制不良習慣,不應被同化。指導學生朗讀,注意讀好“明明白白”、“回頭一笑”。
總結學習第1小節的方法,分小組討論學習2、3、4小節。引導學生抓住“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這些提示語,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通過理解“這樣方便快捷”、“沒人看見是我”、“用不著你管我”這幾種心理狀態,讓學生進行自省,從而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四)調動情感,續寫詩歌
經過前幾環節的設定,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有了初步的樹立,可以再以幾組圖片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續寫,寫完后,大家圍繞“如何遵守規則”展開評論,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二課時,先讓學生結合前幾節課的學習情況,對《釣魚的規則》一文中的爸爸的做法進行評價,再結合本課的學習,圍繞“做遵守規則的小學生”這一主題,對自己、同學遵守社會規則、學校規則的情況盡心淦讀評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糾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閱讀《語文天地》中的《諾言》,讓學生自己發現“小哨兵”強烈的紀律感和他那遵守規則的意識。
本課需要寫的生字共6個,提醒學生注意“喂、熊”的寫法,其他生字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規律,自己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