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機遇險的時候
一、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本課的新詞。知道“掠、馬上……”在句中的作用。
2、學會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過程”給課文分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周總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二、教學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學會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過程”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1、訓練分段。(20分鐘)
○“遇險”是什么意思?說說本課中遇到的“險”。
——飛機遇險
○這件事情中的主人公是“誰”?主要講他的什么事?
——讓出傘包
○這件事最后的結果如何呢?
——飛機脫險
○結合剛才的問題,再讀分段。
2、字詞教學:(10分鐘)
○字音:
重慶層層疊疊洶涌螺旋槳凍僵跨(越)繼續
○字形:
疊僵衡嚴騰繼(斷)
3、課堂作業:(10分鐘)
○抄寫詞語詞語:2遍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1、隨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與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周總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教學過程:
1、回顧本課各段大意。(5分鐘)
○飛機遇險——讓出傘包——飛機脫險
2、分段理解并隨文解詞。(25分鐘)
○第1段:
※飛機在高空中遇到什么危險?找出來讀一讀。
※哪句話最能寫出當時的嚴重情況?
“飛機失去了平衡,機翼掠過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著山尖了。”
“掠”?“一座座”說明什么?
○第2段:
※小揚眉沒有傘包,周恩來同志是怎樣對待的?
口頭回答后,完成《課堂作業》時填空。
※“周恩來馬上解開自己的傘包,給小揚眉背上,還親切地鼓勵她”。
說說“馬上”在句中的作用。
※周恩來又是如何對待周圍的工作人員的?
“用命令的口吻”說明了什么?
○第3段:
※飛機脫險了,機艙里的人們心情怎樣?
以讀代講
3、作業指導。(10分鐘)
指導《課堂作業》部分作業。
一、教學目標:
1、能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并理解35個新詞語。
3、能照樣子,用“除了……還有……”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周恩來同志把安全讓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精神。
二、教學時間:3課時
三、教學重點:
繼續訓練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的能力。
課文第2段寫事情的經過部分,具體地描寫了人物的品格,是全文的重點段。
四、教學難點:
課文第4自然段劃分歸并是個難點。
五、教學準備:錄音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照樣子用“除了……還有……”仿寫句子。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并質疑。(3分鐘)
1、出示課題,齊讀。
2、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寫事)(事情發生在飛機遇險的危急關頭)
3、圍繞課題質疑:發生了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表現了人物什么品質?飛機遇到了什么危險?后來結果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