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實錄
一、揭示課題。
[出示課件1:5 蘋果里的五角——四(4)班學生+梁君子老師=72+1=合作愉快!]
師:同學們,請打開語文書翻到第27頁,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
齊:蘋果里的五角星。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秘密?
生:蘋果里有五角星。
師:蘋果里有五角星?相信的請舉手。
師:你為什么相信呢?
生:我在家切了一個蘋果,發現里面有五角星。
師:你真是好樣的!相信我們班肯定還有許多同學親自橫切蘋果驗證了這個秘密的真假。做過橫切蘋果實驗的同學請舉手。
師:既然書上說蘋果里有五角星,我們當然應該相信。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很高興地看到,有許多同學動手做實驗了,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請讓我們用掌聲來表示敬意!
師:蘋果里有五角星,如果劉謙這樣說,我會相信的,因為他的魔術真的很神奇哦。請問同學們,你們從切開的蘋果里真的看到五角星了嗎?跟解放軍叔叔帽子上的五角星一樣嗎?
生: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圖案。
(出示課件2:蘋果里的五角星圖案。)
師:這樣看來,本文的題目就改成《蘋果里的五角星圖案》吧。好不好?
生:好!(也有說不好的)
師:我說不好!這樣一改,題目就少了神秘的色彩,少了吸引力。那么,怎樣改比較好呢?
生:給“五角星”加上雙引號。
(出示課件3:蘋果里的“五角星”。板書:“”)
師:這里的“五角星”加了雙引號,表示有特殊的意義,并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像五角星一樣的圖案。請再齊讀課題。
師:蘋果里有五角星,這個秘密居然是一個幼兒園的小男孩告訴我們的。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吧。
(注:本來我的頭上戴著話筒,可是幾次出現嘯叫,只得棄之不用,采用“原生態唱法”。于是自嘲解圍:“原來高科技也有小毛病呀!”學生笑。)
二、學習課文。
(出示課件4:鄰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來向我報告幼兒園的新聞,或者顯示顯示他學會的新本領。)
(指名朗讀)
師:這個小男孩有哪些特點?
生:可愛。
師:嗯,像你一樣可愛。(笑)
生:聰明。
師:聰明得快要超過你了。(笑)
生:有好奇心
……
師:這個小男孩天真活潑、機靈可愛、好奇心強、樂于與人交往的,很討人喜歡。如果你們也具有這些平凡的優點,那么人人都會喜歡你。
師:今天,小男孩既沒有報告新聞,也沒有顯示新本領,而是告訴我一個新發現——蘋果里有五角星。這個新發現來自他與眾不同的切蘋果方法。請說說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跟我們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們通常的切法是從頂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卻是攔腰切下去。
(出示課件5:我們通常的切法是從頂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卻是攔腰切下去。)
(齊讀)
師:因為切法與眾不同,所以才會有新發現。
(出示課件6:他把切好的蘋果舉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頭有顆五角星呢!”)
師:從這句話中可以感覺出小男孩什么樣的心情?
生:得意、興奮、自豪、驕傲。
師:哪一個動作最能突出小男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