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八冊練習1 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秋天》的詩句學習擬人的手法。
2、復習平時運用的修辭手法,然后用同樣的方法把書上的幾句句子寫生動、具體。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懂得擬人就是把物當成人來寫,賦予它們人的思想感情,讓它們和人一樣有感情,會說話。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自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概括這段內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對話。
(2)投影出示《秋天》這首詩的詩句,請同學們讀一讀,想想詩句主要寫了什么。
(3)引導學生說說爸爸對詩句的哪些地方感興趣。
(4)詩句為什么不直接寫秋天到了,蘋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寫成蘋果娃娃、葡萄娃娃呢?
(5)齊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6)從學過的課文中,你能找出這樣的句子嗎?
(7)請同學們在課文中勾畫,全班交流。
2、教學第二部分。
(1)把一個事物當成人來寫,讓它們和人一樣有感情,會說話,這樣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讓人特別喜歡讀。其實,這樣的表達方法我們也會,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們會成小溪在唱歌等,書上也有這樣的句子,請讀一讀。
(2)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把下面的幾個句子寫生動嗎?
(3)四人交流。
(4)全班交流。
3、教學第三部分。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圖上畫了什么?
(2)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太陽、鬧鐘、小鳥”寫得更生動具體?
(3)指名交流。
(4)學生試寫。
(5)寫好后,學生再有聲有色地讀一讀。 一、出示爸爸和小芳的話,讓學生了解這部分的內容是記述了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場景。再讀讀詩句,了解這樣寫的好處。
4、老師小結:學生在寫修辭手法的句子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寫出有自己個性的句子,不要求一樣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反復朗讀成語,熟讀成誦。
2、寫好鋼筆字,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書寫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幫助學生進行成語積累,豐富文化積淀。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書寫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學生借助字典,認讀這幾個詞語。
(注意參、蔚的讀音)
2、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3、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嗎?
(引導學生體會這八個詞語都是描寫景色的。)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樣深廣,形容大地充滿了明媚的春光。
風月無邊:風光、景色無限好。
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山外有山: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古木參天:古老的樹木高聳著,直指天空。
蔚為壯觀:匯聚成盛大壯麗的景象。
4、引導學生說說在哪里見過這樣的景色?
5、學生練習亮度和背誦。
6、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出示卡片,學生認讀“植、輕、租”三個字。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植、輕、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三個字的右半邊中“橫”畫比較多,并且最后一筆都是橫。
(3)教師范寫“植”。提醒學生注意:“橫”畫在右邊別頂著“豎”畫,還要寫得穩一點。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寫、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