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勵志學畫
1、第四自然段與第五、六自然段是什么關系?
先概述,后具體敘述。
2、抓住主要詞句,概括第四至六自然段段意。
板書:奮發努力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詞語。
第 三 課 時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第七至八自然段,了解徐悲鴻學畫的結果。
2、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3、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1、朗讀生字新詞。
2、聽寫詞語:
成績 改變 錯誤 不知疲倦
優異 激怒 清苦 勇往直前
二、導讀第七至八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齊讀。
2、理解“優異”、“轟動”,指導朗讀。
第八自然段
1、出示下列句子:“那個外國留學生,看了徐悲鴻的作品,非常震驚。”
“震驚”是什么意思?那個外國留學生為什么“震驚”?(前后聯系理解)
抓住“鞠了一躬”、“承認”、“很有才能”、“錯誤”等詞,體會那個外國留學生態度的改變,指導讀出鄭重、欽佩的語氣。
2、齊讀。
三、逐段朗讀,指導概括段意。
第一段:徐悲鴻勵志成才,為中國人爭氣。
第二段:徐悲鴻奮發努力,勤學苦練。
第三段:徐悲鴻以優異的成績轟動畫界,改變了外國學生的偏見。
板書:
勵志成才(起因)
奮發努力(經過)
優異成績(結果)
四、復述課文。
1、默讀課文,各自練習復述。
要求:尺量采用書上的詞語、句式。
不是背誦,應有所側重。
提示:按故事的時間順序邊讀邊記憶。
1919年春天——一天——從此——三年過去了
2、同桌互述。
3、指名復述,師生點評。
五、總結全文。
1、徐悲鴻學畫為什么能取得優異成績?
2、學習了徐悲鴻的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3、齊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