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培訓及第1單元教學建議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構想:
教學第一課時,我們可以先從題目入手。因為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閱讀時從課題入手,通過審題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這樣的閱讀思路,可以收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引導學生思考:(1)課題由兩部分組成,如果把前面一個字“走”去掉,意思有什么不同嗎?(2)讀了這個課題,大致猜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誦讀,發現了“加上一個‘走’字,有叫別人一起去植樹的意思,同時知道這首詩是號召別人一起去植樹的,還寫了植樹的好處。于是,讓學生拿起筆來找一找,哪幾個小節寫了植樹的好處,在這個小節前面作個記號。學生很快找到了第3、4、5、6小節。“那么剩下1、2兩個小節又是寫什么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這樣很自然地從整體上感悟課文。
作為第一節課,重點是激發學生課新課文的興趣,再扎扎實實地讀好課文,做到文通字順,整體把握課文,為第二節課的誦讀感悟做好準備。第二個重點是教學生字新詞。本課生字雖不多,但容易寫錯。其中“溝渠、版圖”要指導學生弄懂意思,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栽、乖、舞”要指導書寫。
教學第二課時,因為是詩歌,我們就要以誦讀感悟的方式來體會它,喚起心中的情感積淀。精讀3到5小節,通過與文本對話,要了解植樹的重要與好處。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感悟:a、結合光合作用讓學生理解“綠色工廠”,指導讀好“給我們送來清新的空氣,讓每個人都幸福健康。”
b、聯系上下文,理解“億萬棵樹連起來,就染綠了祖國的版圖”一句。
c、說說“綠色希望”指的是什么?
d、為什么說森林是“綠色寶庫”?(引導學生聯系植樹的好處以及我們的生活談一談)
4、想象祖國處處是“參天的大樹”的景象,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5、6節。
就體會植樹帶給人們的好處,可以啟發學生練習想象性的說話:呼吸到新鮮空氣的人會說些什么?抓住“乖乖、翩翩”來說:風沙乖乖低頭,會說些什么?百鳥翩翩起舞,會交流些什么?通過這樣的說話來感受植樹的重要和快樂。
學習第6小節
為什么說森林是“綠色寶庫”?(引導學生聯系植樹的好處以及我們的生活談一談)
最后一個小節在課文中起到了一個怎樣的作用。呼應開頭和題目,不還可以讓學生為植樹活動設計幾條標語。
這一篇課文,文中說的環保意義與價值,詩歌里涉及到很多。這是現實的意義,是應該讓學生理解與領會的。但對于“紅領巾們”而言,將他們與春天,與植樹聯系起來,我們能感受到一種美好的情愫與意境在胸中涌動與形成。文中寫道:“伴隨著金色童年的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樹。”是啊,春光爛漫處,童心也爛漫,在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里植下一棵樹,在一生中最美的時光里播下希望。“迎著和煦的春風,邁開輕快的腳步”,銀鈴般的笑聲撞得人站不穩腳,快樂的腳步捎得心兒飛上云霄,意氣風發的少年結伴去植樹。明天,樹苗會長成參天大樹,這些孩子們不也成了祖國的棟梁之材?向著明天,才是金色的希望。所以,把握住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體驗潛伏在詩里的激情之流,生機與力量將會充盈于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