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
2、學生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引導學生討論:“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板書:血脈親情)
4、小結:小錢得救了,這是一個美麗的結果,這凝結了臺灣同胞的愛心還凝結了中國臺灣和大陸同胞的血脈親情。我們盼望中國臺灣早日回歸祖國,中國臺灣人民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早已連在一起了,我們堅信→(點擊出現(xiàn)最后一句話)(學生讀)“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同胞用愛心,用血脈親情架起的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定會永遠屹立在我們?nèi)A夏兒女的心中。
5、練習說話:此時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很多話想說,請選擇一個對象說一說。(小錢、李博士、中國臺灣青年)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生命橋”的含義,體會兩岸同胞那種血濃于水的親情。通過說話練習,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6、拓展,延伸主題
1、師導:是啊,我們要感謝他們。下面我們看一組資料,點擊課件。
①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到今為止,臺灣同胞捐贈骨髓,已達八十六例。
②去年7月20日,開通了海峽兩岸骨髓庫業(yè)務合作與交流的綠色通道,結束了以往只是中國臺灣慈濟骨髓庫單方面向大陸白血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細胞的局面。今年3月18日,中華骨髓庫向中國臺灣提供了第4例造血干細胞。
③中華骨髓庫現(xiàn)庫容造血干細胞已達77萬多人份。
④中華骨髓庫,目前向國境外血液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細胞34例。
師說:這些資料又一次表明,海峽兩岸同祖同根,血脈相連的真諦,演繹著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血濃于水的親情。
2、小結:目前,我國的白血病患者,需要有更多的人像中國臺灣青年那樣志愿捐獻骨髓;@球明星姚明你就是志愿大使(點擊課件)“姚明抽取造血干細胞勉力青少年欲投身公益事業(yè)”。
讓我們以姚明為榜樣,以志愿投入公益事業(yè)的人為榜樣,為社會,為人類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課件出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美麗可愛。”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資料的展示,讓學生懂得中國臺灣和大陸兩岸同胞的愛心和血脈親情是不可分割的。同時喚起的學生愛心,激勵學生為社會多做有益的事情。
五、板書設計:19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心血脈親情
大陸臺灣
骨髓
小錢青年
六、教學反思: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只有讓學生親自去接觸文本,和文中人物進行心靈溝通,才能獲得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我給學生搭建自主閱讀感悟的平臺,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在對話中感悟血脈親情。
1、創(chuàng)設自我感悟的空間,落實文本的語言文字訓練。
本課的設計我把大量的時間都給了學生,在必要時給予啟發(fā)或點拔。我主要抓住“感動”這條線,引領學生潛心會文,劃下最受感動的地方寫感受;提供品析句子的多重感悟法,讓學生自主選擇從多角度悟讀,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誦讀,探究人物內(nèi)心活動,體會跨越海峽生命橋的真正含義。這樣既落實聽說讀寫能力訓練又突破本文教學的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