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1、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小組合作,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
2、讓學生課前查閱有關范成大的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3、結合注釋理解詩歌題目的意思。
三、抓字眼,明詩意
1、學生在小組內再讀古詩,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讀,讀準確、流利。
2、學生結合圖畫,說說詩中所描寫的事情。
3、交流討論,弄懂詩句。
。1)哪些詩句你讀懂了?哪些詩句你還不懂?
。2)同學之間互相解答,說說每句話的大意。
4、理解詩意后,讓學生來讀自己喜歡的詩句,并評價。
四、想意境,悟詩情
1、出示古詩配圖。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后寫的一首田園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圖上畫了誰?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2、逐句體會。
。1)自己吟誦小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2)指名逐句讀,思考每句話作者都著重講了什么。
。3)分組議論:后兩句描寫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3、放聲自由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五、創設情景,配樂朗誦、背誦
1、出示課件。
2、指名讀,師相機范讀。
3、學生對讀、齊讀。
4、背誦(可采用個人背、同桌互背、分行背、分男女背等方法)。
六、總結
師:今天我們在《四時田園雜興》這首古詩中,看到鄉下孩子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其實,對于我們孩子來說,游戲就是一種勞動,游戲就是一種學習,游戲就是我們生活本身。喜歡這樣的童年生活嗎?喜歡這首詩嗎?古詩中有許多這樣描寫兒童生活、捕捉童心童趣的詩詞,送幾首給你們吧。ǔ鍪尽缎捍贯灐贰ⅰ端扌率行旃辍贰ⅰ端姟、《村居》)
積累與運用8
教學目標
1、鞏固舊知,發現語文學習規律。
2、背誦各國諺語,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
3、閱讀成語故事,積累詞語,拓寬知識面。
4、學會辦報,在實踐中鍛煉聽、說、讀、寫能力。
5、激發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所見所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6、培養個性化閱讀,從不同角度有所獲,有所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
難點:培養個性化閱讀。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搜集有關傳統節日和傳統習俗的資料。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遷移運用
1、學生自由讀句。同桌相互讀。
2、小組討論帶點詞的相同之處。
3、指名讀,注意指導帶點詞的理解。
4、在實踐中去運用、感悟。
二、讀讀記記,語言積累
1、小組內讀,讀準確。
2、比一比誰讀得正確。
3、同桌“對背”。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類似俗語、諺語,并把這些句子記在“采蜜集”中。
三、積累成語,體會內涵
1、學生自由讀,讀準確。
2、觀看《刮目相看》動畫。
3、理解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4、小組內交流相關的成語故事,將這些成語收集到“采蜜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