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實錄及點評
一、啟發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老師手中有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如果同時從同一高度松開手,會得到什么結果?
生: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預習課文知道的。
師:誰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生:伽利略。
師:今天,我們通過這課的學習,要了解伽利略通過哪些步驟成功地得出這個結論?
二、默讀課文引路
1、按課后作業第2題給課文分幾段?
2、哪一題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自然段?
3、哪一題揭示了全文的線索?
三、講解課文導學
1、課文難點釋疑:
師:伽利略的懷疑有根據嗎?課文中怎么說的?
生:他的懷疑有根據。課文中這樣說的……(略)
師:這段話中的兩個“如果……就……”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伽利略通過假設推出兩個結論,也就是兩點根據。
師:第一個結論是什么意思?
生:這個結論的意思是:1磅重的鐵球拖住了10磅重的鐵球,使捆在一起的兩個鐵球落下的速度減慢。
師:為什么會減慢呢?請說具體一點。
生:……(沒有回答)
師:(用兩個鐵球邊演示邊解釋)因為1磅重的鐵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就等于10磅重的鐵球減輕了1磅重量。用亞里斯多德的話來解釋,重量減輕了,落下的速度應當比原來10磅重的鐵球慢。這可以用數學式子表示:10-1=9,9<10,還可以用圖來表示:
第二種假設與第一種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種把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
師:那么得出的結論有什么不同?
生:落下的速度比原來10磅重的鐵球快。
師:用圖可以這樣表示:能用數學式子表示嗎?
生:(上黑板書寫)10+1=11,11>10
師:能仿照第一個結論說說道理嗎?
生:因為把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鐵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亞里斯多德的話來解釋,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應當比原來10磅重的鐵球快。
師:你對這兩個結論有什么看法?
生:兩個結論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說不通。
2、課文重點設境:
師:現在請同學們仔細看插圖,對照課文第四段的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塔下的人們在看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的沸騰場面。
生:人們會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
生:大家會把帽子拋向空中。
生:有人會吹起口哨。
生:許多人會互相擁抱。
生:人們會跳起歡樂的舞蹈。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這想象有根據嗎?
生:我在電影、電視里看到的外國人就是這樣。
生:我在電視臺播放的體育節目里,看到外國的足球迷就是這樣。
生:外國的書籍里描寫的也是這樣。
師:看來同學們的根據很多,F在,我們來想象一下,站在54.5米高的塔頂上的伽利略此時此刻會怎樣呢?
生:他會激動地跳起來,揮動雙臂。
生:他會大聲地喊:“我成功了!……”
生:他肯定會熱淚盈眶。
生:他可能會飛跑下塔,來到人群中間。
師:同學們想象得多么具體,F在,我們也來進行一次公開試驗,親身體驗一下好嗎?誰愿意當伽利略,請上講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