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5(蘇教版第八冊語文教案)
授后小記:(兩課時)
明確這次寫作的內容,要求。本次的習作對象是身邊的一兩種植物。習作的內容是:你的發現、你的研究成果。指名讀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么寫的呢?互相討論、交流,讓學生自己悟出來。讓學生學會按照順序觀察,寫出植物的特點。
1、觀察順序:
時間順序。(四季,早、中、晚)
方位順序。(立足點)
動用感知器官的順序。
整體到部分,部分到整體,部分到部分。
由靜到動或由動到靜。
2、寫出特點。
抓住要點,考慮周到。
觀察細致,全方位地感知體驗。
用詞恰當,表達清楚。
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形象生動,增強美感將剛才討論中自己感興趣的植物寫下來,注意詳略得當。將剛才討論中自己感興趣的植物寫下來,注意詳略得當。
教學反思(第二課時)
如何寫好植物:
要寫某種植物,先要觀察它的外觀形態(就是形狀、狀態)。如花、草、樹等,它們的根、莖、葉、花、果的顏色、形狀都不盡相同。我們就要仔細觀察,互相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就能抓住它們的特征。
寫植物要做到言之有序,即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都要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為了寫作時有一定順序,看圖時首先要確定好順序,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一般地說,觀察順序就是寫作順序。
一般講來,寫植物的順序有兩種:一是靜態觀察的基礎上,按照植物的主干、枝杈、葉片、花朵、果實等在空間位置的順序來寫,如先寫主干,再寫枝杈,后寫花朵或果實,具體先寫什么,詳寫或略寫什么,要根據文章的中心、重點來決定;二是在動態觀察的基礎上,按照月份、季節的順序,也可以按照早、午、晚的順序,如先寫春季里,植物的葉怎樣、花怎樣、枝怎樣,夏季里的葉怎樣……秋季里又怎樣……要注意的是敘述中要有重點,要突出植物在不同生長期里的特點。